沿着洛偃快速通道向东行驶至偃师市高龙镇,再沿207国道向北行驶至高崖村,顺村道向北行驶至高崖小学即可到达历经500余年风雨的古寺——兴福寺。
1 大雄宝殿 结构奇特
据寺院内的《兴福寺大殿简介》碑和《偃师县志》(1992年版)所载可知,兴福寺修建于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距今500余年,建造人为逯通;后于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和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先后重修;1926年,又进行了一次补修。昔日寺院的建筑规模雄伟,殿宇恢宏,但历经500余年的风剥雨蚀,时至今日,仅留存一处明代建筑风格的大殿,透过此大殿亦可窥见当年全寺建筑的雄伟风姿。
大殿面南,正处于寺院中轴线上的重要位置,为兴福寺内的大雄宝殿。大殿建筑规格很高,东西长11.3米,南北深9.1米,硬立架,重檐歇山式,叠脊翘檐。大殿顶部被绿色琉璃瓦覆盖,垂脊和戗脊上饰有各类小兽,栩栩如生。大殿屋檐下有20余个精美的木雕龙头斗拱,龙口微张,口内含珠,龙须、龙牙雕刻细致入微。大殿的梁、柱、檩等各处还绘有精美图案,色彩艳丽。
通常来说,中国的木构大殿梁柱都是左右对称的,而兴福寺大殿是东边通梁、西边通柱,结构很不对称。大殿内部的檩、梁、桁、柱等结构极为复杂,主体梁架如大梁、二梁由四根柱子支撑着。
尤为奇特的是,东梁直贯南北,西柱直顶大梁,全由传统榫卯结合。西半部分为传统梁柱结构,东半部分却有梁无柱,殿及立檐仅凭斗拱和数根斜立柱支撑,东梁与房脊之间无支撑。
虽然结构上不对称,但巧妙利用了力学原理,使整个大殿上部的重量均匀地承受在梁柱上,保持了建筑本体的稳固。这种结构在古代建筑上极为少见,当地群众称它为“东梁西柱”“房倒屋不塌”结构。几百年来,经过沧桑风雨的洗礼,殿顶边缘及瓦件虽多已脱落,但“东梁西柱”的结构分毫没有走样,仍不失为一处价值颇高的古建筑。
2 古寺八景 盛传不衰
“兴福寺”不仅建筑风格奇特,而且风物景观也极有特点,素以古寺八景闻名。这八景是“五虎把门”“东梁西柱”“十里钟声”“鲤鱼翻脊”“玉石铺地”“透灵照人”“四季有风”“大雨不湿”等。
兴福寺地处高崖村最高处,寺门前原有五个石狮雄踞,威风凛凛,十分壮观。门内钟鼓楼上钟鼓高悬,暮鼓晨钟,十里外可闻。在兴福寺大殿,雕有“鲤鱼跳龙门”彩刻,波浪翻卷,鲤鱼腾空,从横梁上端的脊下跃出,故有“鲤鱼翻脊”之称。大殿内用青石漫铺,因香客踏磨,光滑明亮,看上去就像“玉石”。尤其是殿门内一块长方形石块,油黑发亮,人站其上,可窥见身影,故有“透灵照人”之说。至于“四季有风”,说的是寺后伊水东流,从河边送来阵阵微风,舒适宜人。“大雨不湿”是说当时的建造者在铺设地面时,充分考虑了雨水的渗透和收集,选择了渗水性极好的砖,又对地基进行相应处理,使得雨水能自然排向路边的绿地或暗沟,雨天漫步兴福寺,方砖古道上竟没有积水。
兴福寺大殿是我市较为少见的明代工艺建筑。数年来,市文物局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对其进行修缮维护。兴福寺大殿的现状及碑刻的发现,对于研究豫西地区佛教建筑风格、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及人民生活等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座偃师境内唯一的全木结构的明代建筑,凭着奇特的建筑结构和精美的装饰,现已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