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版:人文河洛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8年1月18日 星期

洛滨坊中居“诗豪”
刘白唱和美名传

本报记者 常书香

洛滨坊,定鼎门西第二街从南向北数第六坊,东与积善坊相邻,位于洛河之滨,即今天的安乐新村附近。据文献记载,中唐大诗人、“诗豪”刘禹锡就曾住在该坊。

1 家本荥上 籍占洛阳

刘禹锡和洛阳有哪些故事渊源?

刘禹锡在其自传中记载,他籍贯洛阳,祖先为汉景帝贾夫人之子刘胜,七代祖刘亮,事北朝,为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嘉兴,他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很小就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

再来看看刘禹锡在洛阳的足迹:贞元六年(公元790年),不到20岁的刘禹锡游学长安,在士林中享誉很高;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他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两年后再登吏部取士科,为太子校书;三年后,父亲刘绪卒于扬州,刘禹锡遂丁忧回洛阳居住三年;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刘禹锡的母亲卢氏去世,他奉枢北还,丁忧居洛二年;大和元年(公元827年),刘禹锡奉调回洛阳,任职于东都尚书省。

此后,他又历任礼部侍郎兼集贤学士、苏州刺史、汝州刺史、同州刺史等职。直到开成元年(公元836年)秋,因患足疾,他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与白居易、裴度唱和,此后再未离洛,直到会昌二年(公元842年)病卒,他都一直住在洛阳。

祖籍洛阳,卒于洛阳,在洛阳的生活是刘禹锡一生中的重要经历。刘禹锡在《汝州上后谢宰相状》中说自己“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在《泰娘歌》中自称为“洛客”。

刘禹锡一生写了不少关于洛阳的诗句,如在《醉答乐天》中写道:“洛城洛城何日归,故人故人今转稀,莫嗟雪里暂时别,终拟云间相逐飞。”

2 洛下“闲废” 诗酒唱和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市隋唐史学会会长王恺说,作为同龄人,刘禹锡与白居易二人经历相似,仕途坎坷,诗才出众,心有灵犀,惺惺相惜。

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十月,白居易因病罢苏州刺史,刘禹锡也离任和州,二人在扬州相遇,遂结伴归洛。这次见面,二人诗酒唱和,成为至交,两人之间的唱和诗成为唐诗中的经典名篇。

白居易写过一首《咏老赠梦得》:“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刘禹锡收到这首诗后,感觉白居易意志消沉,于是就和了一首名叫《酬乐天咏老见示》的诗:“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明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称:“刘禹锡播迁一生,晚年洛下闲废,与绿野(裴度)、香山(白居易)诸老,优游诗酒间,而精华不衰,一时以诗豪见推。公亦自有句云:‘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盖道其实也。”

刘禹锡和白居易留有《刘白唱和集》《刘白吴洛寄和卷》,与白居易、裴度留有《汝洛集》等对吟唱和佳作。

3 一代诗豪 居洛滨坊

刘禹锡在洛阳居住期间,住宅究竟在哪里?

有学者认为,据白居易在《池上早春即事招梦得》诗云:“我有中心乐,君无外事忙。经过莫慵懒,相去两三坊”;白居易《晚夏闲居绝无宾客欲寻梦得先寄此诗》云:“鱼笋朝餐饱,蕉纱暑服轻。欲为窗下寝,先傍水边行。晴引鹤双舞,秋生蝉一声。无人解相访,有酒共谁倾?老更谙时事,闲多见物情。只应刘与白,二叟自相迎。”可推测,刘禹锡的住宅应与白居易的履道坊不远。

市文物局副研究员吴迪则认为,刘禹锡应住在洛滨坊。因为他在其文集中有“洛滨病卧,户部李侍郎见惠药物,谑以文星之句,斐然仰谢”的明确记述。“洛滨”应指隋唐洛阳里坊区的“洛滨坊”,诗人在自己文集中的记载应是可信的。

(感谢市文物局、市隋唐史学会对本栏目的支持)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