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版:文 体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8年1月23日 星期

龙鼓手老杨和他的女徒弟

杨明周(右)给吴慧丽做示范

13日上午,老城区工农社区文化广场上锣鼓齐鸣,社区的龙鼓队正在进行训练。队形正中的一面大鼓十分抢眼,鼓手是一位面容清秀的女子。她叫吴慧丽,为了学习和传承这门传统技艺,她已经向七旬老师傅杨明周学习了近一年。

她苦学技艺,把老公后背当鼓敲

“我老家是东北的,在洛阳定居已20多年。我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在老家爱扭秧歌,听到鼓声就浑身痒痒。”48岁的吴慧丽说,去年年初,听说社区组织龙鼓队,邀请在南关从事龙鼓表演五六十年的杨明周、韩忠义作指导老师,她便赶紧去报了名。

龙鼓是在舞龙时敲打的一种乐器,曲谱根据舞龙时的状态分为“行龙曲”和“舞龙曲”。老城南关的龙鼓曲节奏、风格别具特色,且没有文字曲谱,传承全凭师傅现场教授。

“我收徒弟,要求三个方面——天赋、悟性、勤奋缺一不可。”71岁的鼓手杨明周说,“敲龙鼓,学个皮毛不难,想学到精髓很不容易。敲鼓是个体力活,女子学更不易。吴慧丽却是所有学员中上手最快、最能坚持的一个。”

吴慧丽把杨明周的现场示范录成教学片,回家用手机播放,培养乐感、熟悉节奏。她白天在社区练习,回到家还找各种东西练手。“坐在沙发上拍腿,用痒痒挠敲被子、枕头,用筷子敲打茶杯、碗和盘子,走路时把老公的后背当鼓敲。”吴慧丽说,自己练到痴迷时,甚至把汽车的喇叭声、拖拉机的轰鸣声也当成鼓点,没少遭家人的抱怨。

他倾囊相授,带病坚持现场指导

舞龙动作、节奏的变化,都要靠龙鼓指挥。不论是平稳的“行龙曲”,还是多变的“舞龙曲”,全凭鼓手在现场随机应变指挥。和杨明周搭档40多年在队里敲锣的韩忠义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龙鼓是舞龙演出的灵魂。”

“舞龙表演至‘金龙盘玉柱’的高潮阶段时,龙鼓演奏要完成‘三起三落’的变化,用鼓声表现出腾云驾雾、电闪雷鸣的效果。”杨明周说,这要求演奏者不光有力气,还须掌握节奏技巧。

为了让吴慧丽等人尽快掌握演奏的精髓,自龙鼓队成立起,杨明周、韩忠义两位七旬老人就手把手带徒弟勤学苦练。

敲鼓要选社区文化广场这样空旷的地方,还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以免扰民。每天下午3个多小时的训练,尤其在夏天,对于师徒来说都是一场磨炼。

“水泥地面,桑拿天赶上大日头,地表温度快50℃,在社区搭的遮阳篷里练习,没几分钟衣服就被汗水浸透。”回忆起那段经历,吴慧丽感触良多。要想掌握好敲击的力度,就不能戴手套,她练习了3天,双手就被鼓槌磨破了。她贴上胶布,咬牙坚持,生生把血泡磨成了老茧。

杨明周对吴慧丽的努力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他决定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于是,每次训练,杨明周都很严厉,发现一点问题就及时纠正,耐心讲解技术动作,示范敲击节奏和用力分寸。

去年夏天,杨明周有段时间感到浑身乏力,拿不稳水杯,被确诊为糖尿病,需接受治疗。短短几个月,他瘦了近10公斤,但依然坚持到现场指导徒弟练习。

他们共同的心愿:传统技艺后继有人

“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8岁开始跟父亲学敲龙鼓的情景,已经过去60多年了。”杨明周说,他以前收过几个徒弟,但坚持下来的不多,水平也难以让他满意,这令他时常感到焦虑。参与南关舞龙活动的老艺人们陆续离世,自己的身体也每况愈下,他越发担心“等不起”。现在看到吴慧丽一步步成长,他“心里踏实多了”。

“我是在南关附近长大的,小时候追着舞龙队满大街跑,对这些传统文化很有感情。”工农社区主任刘宪法说,社区提供场地、组织人员学习传统技艺,激发了居民的参与热情。

韩忠义说,社区牵头的做法值得借鉴,希望更多有识之士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让传统民间艺术焕发新的生机。

吴慧丽说,兴趣是她最大的动力,感激杨师傅的耐心教授,她愿尽全力把这项技艺学好并传承下去。

本报记者 孟山 通讯员 李晓华 文/图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