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版:洛阳·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8年1月26日 星期

融 打造军民融合的“洛阳样板”


2017,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在洛阳,说起军民融合,用“富矿”二字形容最为贴切。

诚如人们所见,洛阳战略地位突出,区位条件优越,军工企业众多,科研实力雄厚,拥军氛围浓厚,融合实践丰富。

为发挥军民融合的优势,去年以来,我市以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为统领,认真筹划、努力创新,加快构建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做好顶层规划设计。确立了我市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即突出一个主题(以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推动洛阳老工业基地转型振兴),立足两大基础(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国家军民融合产业基地),通过五条路径(从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军工企业融入地方经济、军民技术双向转移、军队保障社会化、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五个方面开展创新示范),努力建成军民融合创新发展与老工业基地转型振兴互促共进的样板区。

搭建军民融合平台。成立中原军民融合产业联盟,目前会员达100多家。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完成注册登记,已谋划新能源大巴、新材料油罐车等8个孵化项目。设立军民融合“三基金一银行”:省政府在我市设立500亿元的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1亿元的军民融合财政引导基金和30亿元的河南宏科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设立洛阳银行军民融合科技支行,目前已对10多家企业授信合计11亿元。

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军民融合重大项目80个,计划总投资600亿元,2017年实施47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0亿元。在高新区规划6.9平方公里的军民融合产业园,目前已招商洽谈29家企业的40个项目,首批15个项目已集中开工。

推动军民技术双向转化。依托科研优势,加快军民融合科研平台、人才团队建设,围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超材料、临近空间技术、北斗应用等前沿领域,推动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化。

围绕体制机制、平台搭建、成果转化、项目建设等方面大胆探索,我市正积极打造军民融合的“洛阳样板”。

本报记者 李迎博 通讯员 陈卓

2018,我们这样干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军民融合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进而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期。

如何认清“富矿”、看准“富矿”、深挖“富矿”?我市将积极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做好纵深推进和重点领域探索创新,努力推进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在洛阳落地生根。

以军民融合产业园为载体,打造军民融合产业体系。确保园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门槛进驻,抓紧引进实施一批具有引领性、融合性、示范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力争2018年年底园区具备形象。围绕我市“565”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航空航天装备、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带动洛阳工业转型升级。

以军民融合产业基金为纽带,做大做强军民融合产业。用好总规模500亿元的河南省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军民融合产业、优质企业及洛阳全国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创建和河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等,打造一批龙头工程、精品工程。开工建设中航光电产业园等28个军民融合项目,推动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兵器装备集团等重大合作项目尽快落地。

以军民协同创新为重点,加快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围绕实施现代创新体系重大专项,着力打通“四个通道”,推进“四链融合”,建立完善军民融合科技转化平台,建立军民融合人才保障体系。加强与央企军工集团、科研院所、高校开展合作,围绕航空航天装备、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推动军民科技成果相互转化。

以建立完善体制机制为目标,加快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加快构建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与国家相关部门密切衔接,加强政策制度创新,争取尽快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当前,洛阳正处于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我市将牢牢把握军民融合的发展机遇,努力当好全省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排头兵,为加快推进“9+2”工作布局、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李迎博 通讯员 陈卓

勇于担当 实现国土资源事业新发展

——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郭建平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郭建平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将持续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重点项目,奋力实现新时代我市国土资源事业新发展。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制度。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对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实施重点保护。开展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合理规划使用土地。完善耕地占补平衡责任落实机制,在严格保护生态前提下,科学划定宜耕土地后备资源范围。

切实保障重点项目用地。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切实保证前坪水库、地铁1号线和2号线、渑栾高速公路、栾卢高速公路、新伊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用地。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督促矿山企业开展本矿区范围内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对全市现有的尾矿资源开展样品采集、分析测试,制订典型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案。谋划一批示范工程项目,引导企业开展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编制完善空间规划。建立全市空间规划“1+1+6”工作体系,实现“多规合一”规划全覆盖。结合各部门现有空间管控信息平台,搭建基础数据、目标指标、空间坐标、技术规范统一衔接共享的空间规划信息管理平台,为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提供数据支持。

为符合条件的农村房屋颁发不动产权证书。在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房屋所有权调查,将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全部纳入调查范围。利用信息化技术获得房屋权籍信息、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地籍(权籍)信息,实现统一调查,统一确权,统一登记发证。2019年年底前,为所有符合不动产登记条件的农村房屋颁发统一的不动产权证书。

本报记者 苏楠 通讯员 李欣蔚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访市政府法制办主任陈智宇

市政府法制办主任陈智宇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市将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加强立法工作,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用法治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加快建设副中心、打造全省增长极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制服务和法治保障。

以法治护航各项改革。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改革事项提供优质法制服务,以法治引领改革、以法治保障改革,确保各项改革始终在法治化轨道上全面推进。加强重点领域的立法工作,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洛阳片区和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建设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法治保障。

进一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实行目录管理,确保重大行政决策合法、科学、民主,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建立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建成市级规范性文件电子报备系统,为打好“三大攻坚战”、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在全市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为我市推进蓝天、碧水、净土、国土绿化、生态修复“五大行动”,以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创造良好的行政执法环境。

推进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和仲裁工作规范化建设。做好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深入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有序推进行政复议网上公开,提升行政复议公信力和权威性。

加快完善法治政府推进建设机制。紧扣服务型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责任制两个抓手,深化法治政府建设研究宣传,依托依法行政网络督导平台,强化工作督导,注重考核引领,发挥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带动作用。

本报记者 申利超 通讯员 秦东军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