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中午12点,高铁龙门站,全国人大代表、栾川县潭头镇拨云岭村党支部书记杨来法在京参加完全国两会后回洛。走出高铁站,他没有回栾川,而是一路向北直奔孟津。
下午1点28分,孟津县平乐镇洛阳市钦明油脂食品有限公司大院,总经理付钦明早已应约等候一个多小时。汽车风一般驶进大院,精神矍铄的杨来法大步走向前,紧握付钦明的手久久不放。
“感谢!”面对付钦明,杨来法这俩字发自肺腑。
感谢从何而来?
伏牛山深处拨云岭村,是“挂”在山坡上的小块山地,以前常年与贫苦相伴。2012年,杨来法带领村民将耕地全部改种核桃,在核桃树下套种牡丹,在牡丹花下养殖柴鸡,利用生态资源和民居小院发展休闲旅游,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几年下来,拨云岭村核桃累累、牡丹争艳,可是销路让杨来法发了愁。付钦明得知后,二话不说,斥资十余万元将全村十几吨牡丹籽全部买下,全力开发牡丹籽油。
去年入冬,冒着大雪,村民们肩扛手挑,把一整年的收成堆放在村委会大院,等待收购。60多岁的杨来法不放心,亲自跟车装卸,看到十几吨花籽在厂里落地,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
今年3月15日中午,付钦明突然接到了来自北京的电话,传出熟悉的声音——
“您好!我是在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的杨来法。我计划21号中午回洛阳,打算先去您那儿一趟。感谢您这位大恩人,帮村民解了燃眉之急……”
原来,杨来法在会议中认真学习讨论后,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山区脱贫致富带来了难得的好机遇,备受启发。“只有继续开拓销路,才能让群众的腰包更鼓、生活更好。”杨来法坚定了继续搞特色种植的决心。
一边是饱满乌黑的牡丹籽,一边是清澈透亮、市场价每斤千元的牡丹籽油。在公司展厅,杨来法抚摸着崭新的牡丹籽油瓶,爱不释手。看到山窝窝的土特产变身“黄金油”,杨来法笑得皱纹舒展。
“付总,我准备在村里设一个牡丹籽油展厅,帮你卖给来村的游客。不过……”杨来法清了清嗓子、提高音量,“明年,俺村的牡丹籽你可得继续收啊!”
“不光是牡丹籽,还有咱村的核桃,我也包销!还要在包装上标上原产地,让大家都知道这是来自伏牛山的山货。”付钦明拍了拍胸脯,语气斩钉截铁。
看设备、谈合作、说前景,不知不觉3个小时已过,俩人越谈越合拍,索性清理办公桌,签下新一年的农产品定点购销合同。
夕阳西下,回拨云岭村路上的杨来法一身轻松。公文包里,已经载满了乡村振兴的好消息……
本报首席记者 张锐鑫 特约通讯员 郑战波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