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城郊“娘娘山—薛山—大虎岭”一线,是秦岭余脉向东部平原延伸的最后一道山梁。然而,方圆几十公里的区域,是一片林木稀疏的不毛之地。用当地群众的话说,叫“荒山秃岭地,飞鸟无栖树”。
远远望去,太阳底下明晃晃的水泥路,像一条游龙,盘亘在陡峭险峻的峰仞上。“修路,是为了种树。”造林队队长赵旭杰是个精壮的中年汉子,他一手握着方向盘,一手指点山川:“瞧!对面坡,清清爽爽的一片绿,都是咱过去种的树;密密匝匝的‘小黑点’,都是咱造林队的人。”
这个区域在林业规划上属于“困难造林地”。20世纪50年代,响应绿化祖国的号召,数以万计的群众集中会战、劈山凿坡,在此营建国有大虎岭林场。
经过60年驰而不息的营建,大虎岭林场5万余亩山林,宛若镶嵌在石滩上的一块翡翠。然而,在这“翡翠”周围,还有10万余亩荒僻贫瘠之地。
“现在,绿水青山的时机,到了。”汝阳县林业局局长沈保平说,困难地植被太过脆弱。种树,首要解决人口、灶口、牲口“三口”问题。一来,粮食自给,吃饭无忧,便无须垦荒;二来,农村生活方式改变,做饭取暖几乎不再用柴;再者,草畜散养规模萎缩,放牧、烧荒随之减少。与此同时,群众如今也更加期待绿水青山,以及背后的“金山银山”。
一个急弯,车子绕过山脊,眼前豁然开朗。一大片柏树苗一株一株、鳞次栉比地立在岩石裸露的坡面,树根像坠子一样扎入石缝,树梢又如矛头一样刺向天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大概就是这样一种震撼。
在薛山的一个山头,一支造林小分队鏖战正酣。这些50岁上下的种树人,都是附近村庄的群众,大家背树、栽树、浇水忙中有序、紧锣密鼓。“在石头窝里种树,比养儿还难。没有一点儿精神,是种不活的!”赵旭杰说。
先说背树。树苗由车运至路边,再往地头,全要人背。碰到陡坡地,背树还要分成两队,一队从山上背至山腰折返,另一队接着从山腰送至前方的树穴。往山上背还好,要是下山,稍不留神,就会人仰马翻。
种树也不轻松。挖掘机凿穴,一铲子下去,往往石多土少,而封土讲究先细再粗,成活率才高。故而,栽苗时,要先把石头捡出来,碰到全是石头的,还要到附近挑土。“平地种两棵,这里不见得种一棵。”赵旭杰说。
山上最金贵的是水。从栽苗到发芽,树要浇透三次水。这全靠拉水车一趟一趟运上山,而一吨水的成本高达二三十块,远超居民生活用水的价格。
中午时分,沟岭之间的造林队下了工,沿着蜿蜒的山路,一撮一撮地聚在一起。大家自带干粮,或蹲,或坐,或直接躺在地上,一口干粮一口水……
不历其中苦,不知种树难。树,就是这样一座山一座山地绿起来。
这些年,当地连续推进困难地造林,绿化规模达6.5万亩。“只要真用心、真下功夫,在哪儿都能把树栽活。如今,咱上了山,就一定把树种活、种好。”赵旭杰的一席话令人动容。
颠簸在山岭沟壑,“一滴血汗,一棵苗,滋润一片新绿;万方乱石,万担水,播散万亩春色”的气魄,让一种强烈的感情涌上心头:种下的是一棵树,也是一份绿色的希望,更是一种精神的力量。
本报记者 白云飞 通讯员 申艳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