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版:洛阳·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8年6月5日 星期
产业精准定位 企业精准扶贫 政策精准保障
洛宁:兴一方产业 富一方百姓

贫困户刘铁军在承包的大棚里采收蔬菜
德青源鸡蛋分拣流水线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精准扶贫“五个一批”工程中最难的要数“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产业方向如何定?项目建设如何推进?利益联结机制怎么落实?这些都关系到产业扶贫的实际效果。

最近一段时间,全市产业扶贫现场会、全省品牌农业扶贫现场会相继在洛宁县召开。当地“精准定位”选项目、“一户一策”定模式、“舞动龙头”促长效的产业扶贫发展路径,得到了良好反响。

近日,记者来到洛宁,走进田间地头、养殖基地,探寻当地抓产业、促脱贫的基本经验。

精准定位,“老枝发新芽”

崤山南麓、寺河山阳坡,洛宁县上戈镇光照足、温差大、生态好,堪称苹果生长的绝佳区域。

一条水泥路蜿蜒通向海升果业5000亩示范园的制高点。极目远眺,漫山遍野的密植矮化果树刚刚坐果,显得郁郁葱葱。大田温度、湿度、墒情等信息实时采集,水肥一体滴灌系统实现了营养“按需分配”。

一亩园,十亩田。以往,优越的自然条件让上戈长期稳坐我市苹果产业“头把交椅”。后来,果园老化、品种落后渐成发展瓶颈。“传统优势不能丢。”上戈镇党委书记田卫杰说,近年,当地大力引进海升、众森等行业龙头,新品种、新模式的扎根,迅速掀起了一场“苹果革命”。

海升基地,是农业现代化的缩影,也是“金果扶贫”的活力所在。对于上戈脱贫来说,龙头企业落户,带来的土地流转、务工收入只是其次,关键在于技术和管理的“嫁接”。

如今,得益于新理念的催化,老果园改造势如破竹。短短3年时间,当地农民发展苹果3万多亩,新果园占比实现反超、效益实现倍增。

不止苹果,好山、好水、好生态,孕育了洛宁丰厚的特色农业资源。“产业扶贫离不开精准定位,只有嗅出根植于这片土地上的特色与优势,才能让扶贫产业真正根植于区域资源优势。”市农业局局长归宝辰认为,我们的传统优势资源,一旦植入绿色、质量、品牌的理念,将具有最深厚的群众认同和发展后劲。

如今在洛宁,“老枝发新芽”已有诸多生动实践。比如,崤山牌烟叶全部实现订单收购,效益可观;野生沙梨改良之后变身“金珠沙梨”,供不应求;漫山遍野的沙兰杨加工成高端相框,远销海内外……

精准扶贫,“蛋糕”一起分

一枚枚新鲜的鸡蛋沿着流水线源源不断地输出。贫困户刘月瑛要精确无误地从中剔除破蛋、脏蛋。“闯关成功”的鸡蛋,再经清洗、消毒、喷码、包装等环节,将在48小时之内送往北京、上海等繁华都市。

“在德青源金鸡扶贫产业园,每1枚鸡蛋的收益,都将被分成5份,助力脱贫攻坚。”洛宁县畜牧局局长刘平均说,1枚鸡蛋微不足道,而年产5亿枚的规模效益十分显著。

“蛋糕”怎么分?产业园立足产业扶贫,科学制定5种扶贫模式。其一,直接帮扶,目前已带动就业280人;其二,代养帮扶,贫困户贷款10万元购买鸡苗由企业饲养,连续3年每年收益8000元,目前已带动600户群众增收;其三,资产收益,利用固定资产收益对全县近5000名低保贫困群众进行兜底扶持;其四,产业带动,引导贫困户订单种植饲料玉米10万亩。其五,扶持集体经济,每年拿出一定收益,用于全县年度脱贫村发展集体经济,每村发放集体经济资金2万元。

近年,当地大力推广“政府+企业+银行+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建立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的多层次利益联结机制,扶贫产业风生水起。

“抱得紧,才能走得远。”刘平均说。如今,鑫宁湖羊、科尔沁肉牛、天豫红薯等一大批扶贫产业园落地见效,通过直接帮扶、代种代养、保底分红、资产收益、延链带动等多种模式,贫困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精准保障,“龙头”舞起来

在长水镇信念蔬菜基地,一个个大棚鳞次栉比。入夏,棚内温度特别高,贫困户刘铁军采收苦瓜,一筐装满,便已汗流浃背。

大棚效益好,然而对于一个大棚动辄20多万元的投资,贫困户根本无力承担。刘铁军种上大棚菜,靠的是金融扶贫的政策创新供给。

去年,洛宁县引进信念集团,企业和政府双方按照7∶3比例,共同出资430万元,由金融机构作为风险抵押金成倍放大,形成3000万元贷款资金池。在操作中,每6户贫困户组成一个合作社,向银行贷款200万元,交由信念集团用于大棚建设。建成后,返租倒包给贫困户经营。

“咱只管种好菜,其他一概不管。”刘铁军说,企业提供技术、销售、财务等一条龙保障,当天出菜、当天记账,每月结算分红,年收入五六万元不成问题。目前,该蔬菜基地规划的86个大棚已建成59个,其余的正在加快建设。

100多万元财政资金,撬动3000万元“金融活水”,造就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批群众致富。这折射出政策创新的力量。

近年,该县坚持目标导向,创新政策供给,精准保障服务龙头扶贫项目落地。比如,德青源金鸡扶贫产业园在全省率先采用资产投资收益扶贫模式,由县政府出资建设产业园区,企业负责运营,并逐年返还固定资产收益。再比如,当地在引进扶持科尔沁牛业的基础上,出台奖补政策,对全县贫困户饲养能繁母牛提供财政补贴,养殖规模迅速扩张。

“授之以渔的开发式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效果最为牢靠。”洛宁县扶贫办主任易剑波说。洛宁将持续优化政策保障,让农户、银行、企业每个细胞得以激活,舞起产业龙头,提升扶贫效益。

本报记者 白云飞 通讯员 笑菊 李峰 文/图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