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偃师市翟镇镇前王村的王合群一得空,就要到村中心的工地上瞧瞧。在这个1000多平方米的工地上,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拔地而起。“以后俺村组织文体活动,也有场地了,真美!”年过七旬的王合群笑着说。
今年以来,偃师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稳步推进,通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化惠民工程,全市“市、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已经建立。全市210个行政村和16个社区,按照“七个一”标准,建设完善文化活动基础设施,目前198个行政村已基本建成,12个行政村简易戏台未建成(其中8个村属于拆迁村,广场戏台建设没有列入年度计划,其余4个行政村简易戏台8月底全部建成)。这些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偃师文化活动立体化、多元化,形成了市里有品牌、镇村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和影响力。
1 文化设施更完善
偃师人热爱文化活动,无论逢年过节,还是农闲时节,各村都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平日里,广场舞、篮球赛、书法、绘画都是深受村民欢迎的文体活动。
可有些经济相对落后的村苦于没有合适场地,每次活动都是在村中心街道上凑合着举办。
“七个一”文化惠民活动的开展,让众多文化爱好者喜上眉梢,特别是随着各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开工建设,大家更是满心欢喜,都盼着服务中心早日建成投用,为生活带来新气象。
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是2018年重要民生实事,偃师制定“七个一”建设标准:各行政村新建或提升改造的文化活动室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文体广场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可以综合利用辖区多块平整硬化地面,总面积达标即可,但其中一块不小于600平方米),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材。
为确保这一民生工程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的全覆盖,偃师结合实际,强化资源整合,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效能,因地制宜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按照保障基本、严格标准、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等要求,着力补齐农村文化设施短板,持续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全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正全力推进,各行政村共新建、改建戏台106个。
2 文化活动更多样
10日,是偃师各镇(街道)开展周文化活动的时间,全市“周月文化集会活动”现场异彩纷呈。
山化镇,农民剧团唱大戏、老年模特步表演、广场舞等活动丰富多彩,众多文艺爱好者会聚一堂,切磋技艺;顾县镇,一群太极拳爱好者正聚精会神地跟着音乐节奏打太极拳,她们的动作轻灵舒缓,开合有序;在翟镇镇伊洛书画社内,几位上了年纪的书法爱好者正一起挥毫泼墨,切磋书法技艺;商城街道,一场由村民自编自演的扇子舞正在上演,表演者身着亮丽的舞蹈服,伴随欢快的节奏,翩翩起舞。
今年以来,偃师持续推进“周月文化集会活动”,各镇(街道)每周五在综合文化站定期举办一次活动,全市每月在火车站文化广场集中举办一次城乡文艺汇演,截至8月10日,共开展周活动24期303场,月活动9场。“周月文化集会活动”已成为偃师市有亮点、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以其参与广、主题新、质量高而深受居民欢迎,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该活动是偃师文化惠民系列举措的重要部分。
在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活动中,偃师持续实施文化惠民活动,截至目前,市豫剧团、市曲剧团“送戏下乡”惠民演出130场,“舞台艺术送基层”演出9场,城区周末免费电影放映30场,农村数字电影放映1900场。
偃师举办“古亳新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洛大鼓优秀书目展演活动,演出15场,参加艺人20多名,观众累计有5000多人次,同时邀请外地文艺演出团体到偃师演出,把一场场文化大餐摆在群众面前,让群众随意挑选。
3 设施建设更精细
有人喜欢唱歌跳舞,也有人喜欢读书看报。家住偃师市区的退休教师张全乐每天有自己的安排。
“读书看报是我退休后多年养成的习惯,从来没有间断过。”张全乐说,偃师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设施都是免费开放的,暑假期间,他每天都会带着孙子到图书馆借阅图书。
偃师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节假日均开放,接纳市民免费借阅图书,定期举办少儿周末影视空间、百姓讲堂、“聪明树杯”少儿经典诵读大赛、摄影沙龙等活动,深受市民喜爱。
如今,偃师市区又增加了两处城市书房,幽雅的环境,处处都渗透着文化气息。
“我家就住在这个城市书房附近。书房里环境好,书的种类又多,一有时间我就过来读书。”今年59岁的偃师市民乔宏普说,城市书房全天候开放,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有序温馨的公共阅读场所。
目前,偃师市已建成并对外开放2家城市书房,分别位于绿荫广场和原社保中心,书房面积均为70平方米,配套图书6000余册,涵盖政经类、文化类、生活类等。市民可凭身份证免费进入城市书房读书,里面还配备有自助办证机、借还机、电子阅读机及中央空调、新风系统、无线网络等设施。城市书房还为市民提供自助手机充电和免费使用雨伞等公共服务,温馨舒适的环境和周到的服务让读者有了心灵的归宿感。
4 文化队伍更强大
“打开,抬头,收紧,放松……”7月31日,在首阳山街道文化站内,市舞蹈协会的蒋老师一边做示范动作,一边说着关键动作的口令,帮助大家理解动作要领。在场的众多舞蹈爱好者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学习受益匪浅。
今年以来,偃师开展各类文化人才培训工作,不断壮大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依托辖区丰富的文化、体育资源组织文艺演出,开展百场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偃师市文化馆河洛大鼓传习所作为偃师实验小学社团校外培训基地,自今年3月开始至今聘请省级非遗传承人张怀生老师、洛阳市级非遗传承人李占图老师等,共开展培训12期,累计培训学员300余人次;7月至8月,偃师市文化馆河洛大鼓传习所开展“河洛大鼓进校园”活动,培训9天,培训学生500多人次。
偃师文化馆舞蹈室组织各镇舞蹈队的骨干、城区舞蹈队等文化志愿者团队,教学民族舞、广场舞、戏曲功夫操等舞蹈12次,累计培训学员300多人次。为丰富偃师市少年儿童和成年人的文化生活,偃师市文化馆于7月至8月举办舞蹈、钢琴、合唱等免费公益培训班30期,培训1000多人次;
组织舞蹈老师先后到山化镇、缑氏镇、顾县镇、岳滩镇、槐新街道等镇(街道)开展舞蹈培训16次,累计培训学员400多人次;
举办声乐、合唱培训15次,累计培训学员600多人次;
…………
偃师采取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举措,常态化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下一步,偃师将在引导群众文化消费、文化习惯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多下功夫,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文化带来的精神快乐,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文化习惯和健康的文化追求,最终让老百姓体验到文化带来的幸福生活。 (王雷 戚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