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版:人文河洛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8年8月30日 星期

甘水河畔忆沧桑
□扈耕田 文/图
甘水风光

《大明一统志》载:“甘水在府城西南四十里,自宜阳县西南流入本境,下流入涧水,味最甘美。”这条因味甘美而得名的河流,从宜阳境内的半坡山下一泉眼中汩汩而出,曲折东行,经伊川县樊店,然后向北流过洛河南岸的一片冲积平原,在丰李镇小作村注入洛河。它的长度仅15公里,然而在历史上演绎过一出出惊天动地的战事,绽放了一朵朵瑰奇绚丽的情思。

《山海经》中关于甘水有如下记载:“厘山之首,曰鹿蹄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甘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泠石。”据该书所载,所谓厘山,是沿洛河南岸向西延伸至玄扈之水的一条山系,共九山,长一千六百七十里。这条山系如巨龙,陪洛河缓缓走来,它就是今天的熊耳山的东段,鹿蹄山则是这条巨龙的龙头。

《山海经》为我们描绘出甘水及其发源地的神话般境界:山上全是美玉,玉下则为黄金。水中有奇特的泠石,它的质地柔软如泥,亦是人间少有。

在另一部古代著名的地理书《水经》中,甘水的地位很显赫。对于流经今洛阳市之水,《水经》独列条目者共六。前五条即洛、伊、瀍、涧、谷,甘水列名第六。与洛、伊等河相比,这条小河很不起眼,甚至不为今天人们所熟知,然而它能列入《水经》,自有其非凡之处。

时至唐代,这里也与皇室发生过密切关系。《资治通鉴》载,唐高宗于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十二月曾“畋(tián 意为打猎)于非山”。清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称:“鹿蹄山一名纵山,或谓之非山,唐龙朔元年,畋于非山,是也。”

鹿蹄山上,今天为人们所关注的文化遗存还有山腰的九龙洞。相传龙母一胎生九子,其生产之地就在此。今洞口尚存碑刻两方:一为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祈雨九龙洞灵应碑,一为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九龙洞建亭记碑。

甘水流出鹿蹄山,一路向北,流向开阔的平原,更多的故事也在这片平原上一一展开。其间最为惊心动魄的,便是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甘之战。

大禹晚年遵从古老的禅让制度,将其部落联盟首领之位传于益。但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立即发动战争,最终战胜了益,并取代了益的位置。《史记·燕召公世家》曰:“禹荐益,已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人为不足任乎天下,传之于益。已而启与交党攻益,夺之。”

可以想象,夏启的这一行为,破坏了沿袭已久的成规,在当时引起巨大的反应,而反应最为激烈的,便是有扈氏。

有扈氏都于甘水流域,双方对阵之地便在有扈氏国都南郊的甘水平原。战前,夏启在誓师时说自己要在中午时分与有扈氏争夺一日之命,且目的并非贪图有扈氏的良田与人力、财物,而是代天行罚。要求车左车右的士兵、驾马的士兵,都要遵从命令,各尽其能:如果谁遵从我的命令,我就会在祖宗的神位前对其赏赐;如果谁不遵从我的命令,我将会在社神前面处罚他,把他罚为奴隶,或者杀死。他的这篇誓词,便是《尚书》中的《甘誓》。

经过这一战,有扈氏被彻底打败。自此,再也找不到可与夏启相抵抗的力量,夏启的政权开始巩固,后来他便在甘水河以下约百十里外洛水之畔的二里头,建了自己的都城。

甜美澄澈的甘水,深受洛阳士庶的喜爱。宋朝晁载的《续谈助》云:“长夏门门南二里至甘水渠。”可见当时甘水已经通过开凿渠道,引入洛城。

中唐时期,名相裴度隐退后,筑午桥山庄,其地在今关林镇二郎庙附近,却引甘水入其中。《旧唐书》云:“(裴度)于午桥创别墅,花木万株。中起凉台暑馆,名曰绿野堂。引甘水贯其中,酾引脉分,映带左右。度视事之隙,与诗人白居易、刘禹锡酣宴终日,高歌放言,以诗酒琴书自乐,当时名士,皆从之游。”

五代至宋,这里一直是洛阳郊外的名胜。五代时这里修有甘水亭,皇帝亦多有临幸,梁太祖朱温还经常在此宴请大臣。可见甘水附近在五代时期,俨然是帝王的御苑。

宋代名臣李柬之,曾任少师,于此建有园林。范祖禹在洛阳辅佐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时作有《游李少师园十题》,分咏园中松岛、芡池、笛竹、鹤、水轮、竹径、莲池、月桂、雁翅柏、茅庵等风物,又有《和张二十五游白龙溪甘水谷郊居杂咏七首》,描述园中景致。

至唐代中期,这里已经建成驿站。《旧唐书》载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李师道叛乱,嵩山僧人圆净为其帮手,而“留守御将二人,都亭驿卒五人,甘水驿卒三人,皆潜受其职署而为之耳目,自始谋及将败,无知者”。当时,甘水驿为出洛阳向西的第一个驿站,又有山水之胜,可以说是丝路上一个繁荣的驿站。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