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一天早上,伊川县酒后镇路庙村村民路雪欣来到好友田妞娃家中,喊她一起去上工:“天越来越冷了,要给大棚加一层膜,咱俩早点去园子里吧。”
田地里的风冷飕飕的,但路雪欣还是忙出了一身汗。“我们俩既是园子的工人,也是股东,可得上点心照顾好!”路雪欣说,去年她还在为全家的生计发愁,今年就靠这50亩葡萄园脱了贫。
在路庙村,还有40户贫困户与路雪欣有着相同的经历。村党支部书记路兴雷说,该村是省级贫困村,村民多以打工和种地为生,由于缺乏产业带动,多年来,村子的面貌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政府给钱也不知道该咋花。”路雪欣说,前几年,村干部告诉她能享受6000元的到户增收补贴,可以用来发展小型养殖或种植业。但不少村民告诉她风险大,万一出了事亏不起,加上丈夫路松森患有脑血栓,不能干重活,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路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为路庙村带来了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去年年初,时任村委会主任的路占留找到多年在外经商的村民路素琴,想让她为村子的发展出一份力。
“印象中的家乡山清水秀,但听说是贫困村,我心里既惊讶又难过。”路素琴说,她和路占留一拍即合,决定在村子里发展种植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随后的几个月,路素琴先后到新疆、河北、山东等地考察,最终决定发展葡萄种植业,并发起成立了路氏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制定了各种优惠措施吸引贫困户加入。针对贫困户资金少、不敢承担风险的特点,合作社规定,所有贫困户只要以6000元到户增收资金入股,每年就能得1000元的分红,未来葡萄园赢利后,所有利润的40%将分给这些入股的贫困户。
什么都不干,每年白拿1000元分红,路雪欣心动了。“素琴的为人大家都很清楚,我也很信任她,就第一批入了股。”她说。
好事还在后头。合作社还把田里的农活交给了路雪欣等人,一个月下来,每人都能领到1000多元的工资,家里的日常开销有了着落。
截至目前,葡萄园的投资已超过200万元,种的是高品质的“阳光玫瑰”等品种,还专门聘请了农业研究所的研究员全程指导。“发展特色产业,让贫困户们‘动’了起来,也为我们村增添了脱贫的底气。”路兴雷说。
“脱贫是第一步,将来有了经验和资金,我也准备种些果木、中药,争取早日奔小康!”路雪欣笑着说。
本报记者 张宁 通讯员 王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