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人民用自己的故事诉说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奇迹。今天,《我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专版,为您展示社会进步图景,带您感悟美好生活。
——编者
桥梁篇
今非昔比观光桥
□袁喜宝
夜晚,走上古色古香、灯火璀璨的汝河观光大桥,欣赏汝阳县城的旖旎风光,对县城附近的桥有了一种特殊的感受,不禁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县城建的第一座桥,是新华路往南和古城寨连接的桥,那座桥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的,一直被称为“老大桥”。在此之前,汝阳县城附近的汝河和马兰河都没有桥,一旦遇到河水上涨,两岸的人们只能“望河兴叹”。
我到县城上高中那年,“五一”学校放假,在校“憋”了一周的同学们归心似箭。但是,天公不作美,一连几天的暴雨使河水猛涨,我们回家必经的云梦村附近的马兰河不能过了。好在下午雨停了,我们几个同学结伴,步行到县城东边的紫罗口,走吊桥往南过汝河,就避开了马兰河。
过吊桥时,咆哮的洪水裹挟着树木、庄稼在我们脚下狂奔。仅有半米宽且窟窿连着窟窿的吊桥,在洪水的巨大冲击下摇晃得厉害。我们几个战战兢兢地爬过了吊桥。就在大家大口喘气、惊魂未定的时候,吊桥被洪水冲垮,中间部分的桥身和桥板瞬间不见了踪影,我们吓得连连后退,庆幸自己与死神擦肩而过。然而,不幸的是,就在同一天,在马兰河的上游,我的一个很要好的同学被无情的河水吞没了。
后来,听大人们说,以前河面上没有桥的时候,每年都有人溺水死亡,给他们的家庭造成了悲剧。
往事如烟,今非昔比。如今,在汝阳县城及附近的河道上,一座座大桥宛如彩虹,刘伶路大桥、隆盛路大桥、汝河观光大桥、汝河漫流大桥、小店汝河大桥,还有马兰河上建的4座大桥,加上“老大桥”,屈指算来,县城及附近竟建了10座大桥。这,无疑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对汝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40年,大桥只是汝阳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如今,县城一改以往的“灰头土脸”,高楼直插云天,霓虹灯五彩缤纷,道路宽阔平坦,公园星罗棋布,街道绿树成荫,商铺鳞次栉比……
水泥路通到了全县每个自然村,一座座乡间“别墅”掩映在绿树青山间,数万村民搬出大山住到了闹市,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前段时间,汝阳新开通了8条公交线路,实现了全县所有行政村通班车……
4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无疑是一瞬间,但是,汝阳的变化确实是一日千里。改革开放,改变了人民的命运,改变了人民的思想观念,让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通信篇
手机让家不再远
□董凤霞
当年,刚刚走出校门的我,追寻着爱情的召唤,来到了美丽的河阳大地洛阳吉利区。我的两个姐姐都已经嫁到了外地,我的选择,意味着父母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女儿,从此都要离开他们的身边。
家乡离洛阳有300多公里的路程,我回趟家,往往要在路上折腾一整天。那时,家庭电话虽然已经起步,但由于费用昂贵,一般家庭根本承担不起,所以,刚来时,写信是我和父母沟通的主要方式。
有一年,父亲在地里干活时不慎摔住腰,正值麦收时节,母亲一人忙不过来,她就跑到离家十几里的镇上给我打电话。相对于大姐、二姐,我算是离家最近的。那时家里没有电话,打电话只有打到我的单位,而那天恰逢星期天,母亲打了一上午也没打通。直到暑假回家看父母,我才从父亲口中得知家里发生的一切。可以想象,电话打不通的那一刻,母亲该是多么失望!
我毅然决定,为了父母,一定要装上电话。一向节俭的父母,竟然也同意了我的想法。
家里有了电话,真的是太方便了,想父母了,拿起话筒动动手指,就能听到他们的声音。母亲说,晚上父亲爱到邻居家串门,或者去打牌,自从装了电话,父亲很少出去,他怕错过女儿们的电话。家里发生了哪些事,我都了如指掌,就连父母顿顿吃的是啥,我也一清二楚。
转眼又过了几年,高大上的“大哥大”落伍了,手机在百姓的口袋中“落了户”。我是单位里买手机较早的,还特意给父亲也买了一部诺基亚手机。从此,无论父母去地里还是在家,我都能联系上他们。这可把父亲高兴坏了。他专门买了一个手机套,整天把手机别在腰上。为了在人前“显摆”,父亲必把衬衣塞进裤腰。大伙都喊父亲“老干部”,父亲只是嘿嘿地笑。
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多,不知不觉中,智能手机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尤其是QQ、微信等通信平台的问世,让人们的交流越来越便捷。现如今,晚上和父母视频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
通信的发展只是生活变化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40年,祖国的一切都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有了高速,通了高铁,开上了私家车,家乡已不再遥远。
交通篇
日新月异山区路
□张玉贞
小时候,听老人们讲,栾川没有公路时,去洛阳要步行4天4夜。从栾川往洛阳运货物,用的是竹筏和木筏。伊河水悠悠而下,水面飘着筏子,放筏人顺着河道走,遇上激流险滩,还可能搭上性命。从洛阳回来时捎的货物,多用肩挑、手提或牲口驮。
20世纪50年代,栾川修了简易公路,成立了运输公司,没有汽车,就收集了社会上的马车,用马车往洛阳载人载货。马车车夫甩一下响鞭,马儿“嗒嗒嗒”地往前飞奔,威风得很。后来,运输公司引进了第一批汽车,是那种带篷的嘎斯车。听说栾川县里通汽车了,人们从乡里、村里云集到县城,都想看看这种4个轮子的,不吃东西、光喝油的家伙,长什么样子。后来嘎斯车也落伍了,车辆进一步更新,变成了大客车。
1985年,我到洛阳面试幼师,第一次坐客车进城,汽车在“之”字形的公路上盘旋。我心情特好,眼睛一眨不眨地观赏着路边的景色。一路晃晃悠悠,客车走了近9个小时才到洛阳,我第一次吃了洛阳的牛肉烩面。遗憾的是,面试没有通过,我当场气得号啕大哭,这是我的第一次洛阳之旅。
那时去洛阳,都要提前一天乘车,晚上在洛阳住一晚,第二天办完事再乘车回来。
1990年,我到栾川汽车站当售票员,在有着39座的兰州大客车上当售票员,车内空间大,实载人数多。我们车队的女售票员,一个个如花蝴蝶一般,今天跑洛阳,明天跑西安,后天跑郑州,在河南及周边的各大城市跑来跑去,令同龄的一些小青年好生羡慕。
后来,公司新买了一批带空调的依维柯,被标为精品班车,洛阳线、郑州线被评为精品班线。那时栾川的运输公司已经改革完毕,经济效益空前高。栾川的姑娘找婆家,都想找个汽车司机。运输公司又从社会上招聘一批女售票员,标准的制服,穿上美观大方,我们被旅客称为“栾川空姐”,成为栾川交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03年,栾川开通了快速通道,到洛阳只需3个多小时,第一班班车凌晨4点发车,到洛阳约8点,不耽误办事,一天就能打一个来回,栾川人民顿时欢欣鼓舞。
2012年,栾川又开通了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像一条白色的绸带穿梭于崇山峻岭间,遇山开洞,遇沟架桥,大大缩短了栾川到洛阳的距离,开车从栾川到洛阳只需一个半小时。还记得高速公路刚开通时,老公兴高采烈,开车拉着我们一家老小,不为办事,只为体验一下高速的便捷。
如今,尧栾西高速、栾卢高速、栾渑高速正在修建中。日新月异的栾川公路,带给老百姓的便利和经济效益是有目共睹的,栾川交通的前景一定会更加辉煌。
城建篇
家门之外也迷路
□卧龙
如果你10年前来伊川,你能很轻松地到处闲逛,那么现在你再来,没有导航没有向导的话你会迷路;如果你5年前来过伊川新区,你能分辨出南府店、周村、罗村的边界,那么你现在来,恐怕连自己在哪一条路上都不知道了。
真的,一点儿也不夸张。去年春天,我和妻到伊川杜康酒厂办点儿事,车走到自来水公司附近时,妻怯生生地问我:“这是哪儿啊?”“憨了吧你,文化南路啊!快到杜园了!”那时候,我们的房子就在文化北路东边一点,这文化路还没走到头呢,妻就迷了。“这可不行,你以后得隔一个月带我绕县城转转,几天不见咋变样了!”是啊!伊川的城市建设实在太快了,从道路绿化到便道修砌,简直是日新月异!
别说妻子不常出门,就连我这个好跑的人也跟不上伊川飞速发展的节奏。
先从伊河说起。沿伊河两岸的湿地公园那个长啊,走到脚疼也转不完。橡胶坝一个接着一个,新建的桥一座连着一座。双莘桥、伊龙桥、伊河桥、志远桥,还有最北边的那座桥,现在我还不知道它的名字。清晨,站在伊河岸边,碧水映着蓝天,绿树接着芳草,虫鸣唤醒白鹭,真是景不醉人人自醉!
临着洛栾快速通道的一栋栋高楼是伊川的新区。挺拔的高楼倒映在平静的伊河里,清晨时是清新的,日暮时是迷离的,像是一幅缓缓打开的画卷,百看不厌。连接高楼的是一条条崭新的道路,有些已经命名,有些正在命名。像高科路、五桥大道这样的名字我是在最新发布的伊川地图上看到的。
那次从洛阳回来,洛栾快速通道上车比较多,想拐到新区的路上去,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走,该从哪一条路上过去。看到了一个路标——高新九路,心想应该能走到新区的主干道上吧!可高新八路在哪儿?有高新七路吗?怀着忐忑,带着好奇,我穿过这熟悉又陌生的新区。
我是个有着7年驾龄的老司机了,居然也会在家门口的路上发怵!难道在家门口也要开着导航走路吗?这些笔直的崭新的道路交织着、汇合着,同时又四下散开通向无限的远处。
一辆辆轿车从我身旁驶过,我定了定神,一脚油门踩下去,我得加油向前冲,莫辜负了家门前这些崭新的笔直的路!
居家篇
厨房尽享烹饪乐
□高芳菲
今年,厨房里又添置了轧面机、破壁机、电烙锅和净水器,此外,我还换了台新冰箱。
厨房的变化,让我格外欢喜,连走路的脚步都轻快了许多。瞧这灶台上,有电饼铛、多星锅、电饭锅、电烤箱、豆浆机;置物架上,是各种做饭用具和大大小小的勺子;打开橱柜,里面满当当的大锅小锅、大盆小盆、酒杯茶具,盘套盘、碗摞碗,可谓一应俱全。前后对比,我不仅感叹:这差别,真不是一星半点儿!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燃起了我们对新生活的希望。分田到户后,一家人拼了命地劳作,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吃饱肚子。等麦子成熟的时候,除了粮食的丰收,我们还把麦秸扎成小捆儿,替换了灶火棚顶上原有的腐烂谷秆,房屋漏雨的问题暂时得到解决。
灶棚,其实就是用几根木棍挨着墙搭建的小草棚。灶台是用石头垒的,用泥巴抹个平面,烧把柴火都呛得人两眼直流泪。一个水缸,两个铁锅,几个粗瓷大碗还都有豁子,几双用高粱秆削成的筷子简陋到了极致。那时候,别说吃什么好的了,就连碗筷也是轮替着用。
到了1983年的时候,家里的生活已经有了起色,不再为肚子发愁,还拆除了原有的草棚,用油毛毡做了棚顶。这件事,着实让我们高兴了一阵子。
到了1988年,我们废弃了旧灶棚,用红砖新建了厨房,房顶上还做了烟囱,墙上也留了窗户。新砌的炉灶有两个,一个烧散煤,一个烧煤球,灶台上还贴上了瓷砖,干净光亮。记得表舅来我家走亲戚时羡慕地说:“这个煤火真好啊!还算是一样家业。”
社会发展的节奏太快,煤火逐渐被淘汰。1995年,我扒掉了灶台,烧上了液化气,既干净又省事儿。有一天,我听朋友介绍一种炉子,用后不会黑锅底。不久,我家就买回了电磁炉,不见火焰就能吃上饭了。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前几年,我家又买了新房,大大的厨房,满足了我的心愿。这次,所有的餐具都是新买的。厨房内有天然气,又有电饭锅,烙馍、擀面条、包饺子,想吃什么做什么,更方便的是,还可以在家里吃火锅。
有了这样的厨房,我这厨娘做起饭来也得心应手了。每天,厨房成了我最享受的地方,一边做饭一边唱歌,还利用热蒸汽和做饭用剩的淘米水等来美容,省钱又省时间,一举多得。朋友们都说我越活越年轻,越老越精神了。
见微知著。厨房的几次升级,正是好政策的充分体现。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归功于改革开放,我们则是最大的受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