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洛阳·社会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9年5月16日 星期
伊滨区曹魏大墓最新考古成果公布, 该墓出土文物证明——
三国时期, 丝绸之路依然畅通


向西、向北有广阔大陆,向东、向南有浩瀚海洋,即使是在三国乱世,中华民族也没有停下开放的脚步。15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伊滨区曹魏大墓的最新考古成果,该墓出土文物证明,三国时期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依然畅通。

2016年,洛阳考古工作者在伊滨区万安山北麓发掘了一座曹魏时期高等级墓葬,一时间轰动全国。由于该墓在宋代及明清时期多次被盗,墓中文物已经所剩无几,但出土的200余块石牌引起业内专家的高度重视。这些石牌为平首斜肩六边形,上面铭刻了随葬品容量尺寸、制作工艺、器物名称等信息。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教授李零认为,这批石牌上的内容包括了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为中国对外交往史、文字史、书法史研究提供宝贵资料。石牌上的文字小中见大,古朴劲健,既有古意又新奇,应当是皇家工匠的手笔,见证了隶书向楷书过渡关键时期。

“更为重要的是,石牌记录下大量琥珀、砗磲、珊瑚、翡翠等西方色彩、海洋色彩浓厚的器物,证明当时虽处三国乱世,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依然畅通。”李零说,尤其是墓中出土的两件琥珀器物十分值得关注:连接亚欧大陆东西方的路叫“丝绸之路”;连接南北欧的路被称为“琥珀之路”,琥珀在曹魏大墓中出现就是当时东西方往来的力证,“这些琥珀器物的造型融汇东西风格,可见当时的交流应当频繁而深入”。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梅田表示,曹魏虽然没有完成南北方大一统,但一直非常重视对外交往,控制着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河西走廊,洛阳作为当时的国都和丝绸之路东方起点,起着“大熔炉”的重要作用。“从这批石牌我们也可以看出,不管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下,中华民族都将开放摆在了重要位置。”李梅田说。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石牌见证了古代东西方的交往,此刻洛阳考古工作者正在乌兹别克斯坦寻找神秘的大月氏王庭,这种合作是一脉相承的,未来也一定会延续。”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史家珍说。

本报记者 潘立阁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