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文 体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9年5月17日 星期
8年前零基础学画画,如今作品成功入选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洛阳青年画家丁筱洁用事实证明——
时间不会亏待努力追梦的人

创作中的丁筱洁

天道酬勤、功不唐捐、熟能生巧、由技入道……用这几个词来形容28岁洛阳青年画家丁筱洁的逐梦之路再合适不过了。21岁放弃稳定的工作,零基础学习画画,8年如一日用汗水和努力浇筑梦想,她用诸多收获证明:时间不会亏待努力追梦的人。

日前,丁筱洁的作品《春服既成》入选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1987年创办的中国艺术节,是我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自第九届增加的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浓缩精品,特邀大家”,呈现的是国内美术界较高水平的作品。丁筱洁成为今年作品唯一入选该展览的洛阳画家。

1 她是今年作品唯一入选该展览的洛阳画家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丁筱洁的入选作品《春服既成》,名称源自《论语》中的这段话。此中呈现的话中之意与其作品想要表达的心境十分契合:轻松、自由、和谐、自然。

这幅作品是丁筱洁2016年用了近10个月的时间创作完成的,也是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首届研修班学习的毕业作品。作品高1.80米、宽1.60米,生动呈现了一群白鹈鹕及其水中的倒影,工笔精细,轻柔曼妙,细腻典雅,笔触耐人寻味,意境令人回味。

去年年底,偶然看到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的征稿启事后,丁筱洁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给主办方寄去了作品图片。今年5月中旬,最终参展作品名单公布,全国共入选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雕塑610幅(件),丁筱洁的作品《春服既成》赫然在列。

由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将于20日在上海开幕,主题为“逐梦新时代——向国庆献礼,向人民汇报”,本次展览汇聚了代表近年国内美术界较高水平的名家作品。对于作品的最终入选,丁筱洁直呼:“太意外!太幸运了!”

市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建京介绍,丁筱洁是今年作品唯一入选该展览的洛阳画家。

2 非科班出身,她21岁才开始学画画

在入选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之前,丁筱洁的这幅《春服既成》就入选过河南省第七届优秀青年美术作品展、“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全国巡展、第四届关山月美术馆青年工笔画展、2017年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书画)人才成果展。

当然,丁筱洁及其作品近年获得的肯定远不止这些。作品《风雅颂》《最是一年春好处》先后入选河南省第十五届、第十七届中国画艺术展;作品《恬·憩·藏女》入选河南省第六届优秀青年美术家作品展;她个人成为河南省美协会员,加入北京工笔重彩画会,被聘为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如果要单列她学画画以来的收获,密密麻麻的一页纸是呈现不完的。

你可能想象不到,如今小有名气的丁筱洁竟非科班出身。21岁之前,她没有学过画画,此前上的是理工类技校,毕业后的工作也偏理工类。一次与洛阳著名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韦娜的见面,触发了她的艺术梦想——“当一名内外兼修的女画家”。于是,她毅然放弃了此前稳定的工作,开始了逐梦之旅。

从洛阳到天津,从敦煌到北京,近年,丁筱洁频繁往返于多个美术院校创办的工笔画研修班去进修、学习。零基础的她,必然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这几年,她重返学生时期状态,早上六七点起床,晚上十点半后休息,全天都在重复三件事:上课、写生、创作。时间从不会亏待刻苦的人,近两年,她慢慢用自己的收获证明,追梦,任何时候都不晚。

3 最眷恋家乡,打算把洛阳元素融入作品

回顾丁筱洁这几年的逐梦之旅,其个人的勤奋努力无疑是最为浓墨重彩的。当然,她的成长离不开李兰、韦娜、陈孟昕、何家英等名师的指点,也离不开她人生中最大的“伯乐”——她的父亲丁一的支持。

丁筱洁家住瀍河区,父母都是医生。她的父亲丁一爱读书,喜欢收藏字画,她自幼跟着父亲学习国学、看美术展,耳濡目染,提高了一定的人文素养,打下审美基础。当初,她也是听取了父亲的建议开始学画画的。

学艺术是要“烧钱”的。这几年,丁筱洁花光了父母为她攒下的嫁妆钱。为了支持她,家中还卖掉了唯一的房子。“傻孩子,没有人生下来就画得好的,绘画是一生的事业,慢慢来,天道酬勤,时间从不会亏待刻苦的人。”每当丁筱洁疲惫时,耳畔响起的总是父亲的鼓励。

眼下,主攻工笔画的丁筱洁正在北京学习。她坦言,目前她正处于学习积累期,常年奔波于多个城市,但最眷恋家乡洛阳,每次回家,她都要到街头走一走,感受它的如诗如画,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魅力。

丁筱洁创作的每幅作品都会留有一个笔名——“洛阳丁丁”。她解释,是洛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滋养了她,洛阳的人文、历史积淀早已深入她的骨髓,并在无形中帮助她创作,用这个笔名就是想提醒自己,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了故乡的根。她表示,还打算创作一组与洛阳有关的作品,并将更多洛阳元素融入作品。

本报记者 肖姣姣

(本稿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