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的土地上,水就是命,水就是运,水就是天,水就是地,许多诗人对江南的认知,也就是一种水灵灵的文化,是流水带走了所有光阴如画的故事。”
读张永祎散文集《水做的江南》,文字间,有那么一种抑扬顿挫的飘然。
杏花春雨江南,他的江南灵魂如风,生命如雪,浸润在茉莉花的清芬里。他看着江南建筑的层层叠叠,也许听到了雨巷的脚步声。
永祎以评论家的手笔,上接古今,在历史的断层间草长莺飞,在花瓣里摇落一地诗情。
深沉而内敛的乡愁好像一个影子,淡淡投射在他的心路历程里,淡淡的思绪在诗性的文字中静静流淌。也许,在岁月变迁中,江南那些物质的、精神的东西被逐渐改变,有的甚至已难寻踪影。由此,作家对旧物件、旧事物的描述,是对一个时代的追怀,更是对现代人灵魂“失衡”的救赎。
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他深情地眺望着:绵绵岁月里,江枫渔火里归来的那一只乌篷船。仿佛,穿长衫的他躺在船中,穿越历史到了一个舞榭歌台。淡描流水,墨染重山。清风徐来的午后,一杯淡茶的人生,作家念念不忘那些遗落民间的“珍珠”,那些人,那些景,那些事,还有那一抹抹漆蓝色的乡愁。云水禅心,静立红尘之外,寂寞静静滑过千里莺啼,水村山郭,在岁月深处,迷蒙成漫天烟雨。
他魂牵梦绕的江南,对中国文化而言,是一种乡愁的唤醒。这种唤醒,全然不是出于抽象概念,而是出于感性形象,出于具体细节。一帧帧形象和细节经过时间的涤荡,已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
江南记忆的种子,早已根植在无数人的文化梦境里,只要经过时光的培育,便会生根发芽。不知不觉,初心已被晕染成了诗篇,一点淡墨就能晕开一幅美卷。盈着乡愁的心灵在哪里,故乡便在哪里。“各种各样的水乡符号,也都有着一脉相承的基因和生生不息的传奇。”
作家诗性的眼光里,莲叶田田,小桥流水人家,凭栏意,飘逸出古典的浪漫。野渡无人,空山雨急。那些千古传诵的不同版本的爱情故事,是唐伯虎的秋香,抑或是蒋碧微、陆小曼?身无彩蝶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沉醉几世的风花雪月,任相思如云烟弥漫。人生的最美,莫过于邂逅的刹那,温馨的历历往事,在青山流水间醉了江南的风。
陈逸飞的江南一直在等他。
曲径通幽,古树苍苍。明灭可睹的江南风景中,是一抹抹亮丽的颜色。
站在湖光山色、芳草萋萋的田园里,他用手中的笔,记录江南的浪漫,以及几千年一贯的灵秀、美丽和深情。他说,宁静清逸之感在笔下流淌,出尘空灵之气从指尖弥散。鸟鸣如天籁,没有世俗,没有繁琐,仿佛是净土里的爱恋、天堂里的情愫。
江南,在永祎这里,执着、赤诚,一往情深,要浪漫有浪漫,要深刻有深刻,要思辨有思辨,要论析有论析。
人生何往?一树一落花,一骑一天涯。任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在静静的时光的流里,披蓑戴笠,执手相看,慢慢变老。 (据《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