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多的紧张施工,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在洛阳偃师翟镇镇二里头遗址南侧的大地上横空出世。大体量使用夯土和紫铜装饰,让这座博物馆显得非常与众不同,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4000立方米夯土墙契合遗址环境
记者看到,该博物馆的四周延伸出来的建筑和博物馆一楼外围的装饰面材料均为夯土,原生态的夯土墙面纹理自然,色泽温润,给人以厚重、温暖的视觉感知。
该博物馆共使用夯土4000立方米,使其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夯土建筑。
为何要使用夯土材料?该博物馆工程组相关负责人王伟介绍,二里头遗址发现了30多座夯土建筑基址,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夯土宫殿建筑基址群。夯土是早期遗址文化的象征,代表着考古学,也象征着久远的历史和文明。博物馆的建筑设计者,有意将博物馆与整个二里头遗址环境吻合。
这些夯土墙的夯土全部来自龙门西山,土、沙、细石、水和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配比,打夯前经过严密的材料配比实验。因为夯土与建筑本体结构结合的难度很大,施工单位克服了很多困难。夯土墙做好后,施工人员又在外面刷了保护剂,等于给夯土加上了保护层。
●22983块紫铜装饰板规格各不相同
博物馆一层夯土装饰之上,博物馆二楼的内、外立面和屋顶装饰均使用了做旧紫铜装饰板,总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
记者看到,内、外立面的铜装饰板长短、宽窄不一,但整体看上去庄重大气。
王伟说,仅博物馆二楼的内、外立面的铜装饰板就有22983块,屋顶4659块。其中,内、外立面的2万多块铜板没有一块规格相同,这给生产和施工带来很大困难。这些铜板要先根据图纸分割生产,再用铝制安装构件把它们固定到龙骨上,最后收口处的铜板需要现场测量尺寸,再到厂家加工制作。
该博物馆中央大厅高23米的铜爵铜装饰的弧面为艺术曲线,不可计算,由于工期紧,又不能拆掉脚手架做三维测量,只好用“笨”办法一块块实地测量。安装过程要在空中定位,稍微出现偏差,就要全部拆掉重来。
据介绍,青铜是古代中国最早掌握的合金材料,二里头遗址发现总面积1万余平方米的青铜器冶铸作坊和200余件青铜容器、兵器、礼器、工具,标志着王权礼制的诞生。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建筑以做旧铜板为材料,蕴含了对王朝王权的回应,传达了历史的不朽与时间的淬炼。
同时,夯土和做旧紫铜装饰的使用,使整个博物馆像一座“破土”而出的铜城,与周边环境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通过不同高度的形体处理,加强了“城”的文化意象,强调了城市、国家、王权的属性,象征着二里头文化所代表的广域王权国家的概念。
●合院建筑特点鲜明
在博物馆的入口处,廊庑回绕,气势巍峨;回廊及中央大厅屋面外檐采用三柱支撑。这种合院建筑来源于二里头遗址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多进院落或四合院式宫殿建筑群。
●清水混凝土施工面积大
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建筑中,清水混凝土施工也是一大特色。
王伟说,一般建筑是局部使用清水混凝土作为装饰,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清水混凝土施工面积很大。清水混凝土是表面不做二次修饰装饰的混凝土,它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了朴素、本质之美,借助光影控制和几何造型,更使建筑显得庄重纯粹,充满秩序感和纪念性。
“清水混凝土坚硬光滑,夯土柔弱粗粝,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建筑中,二者或互为依托,或相辅相成,历史智慧与现代技术完美融合,展示了坚强与坚韧的强大力量,也表达了设计师对民族精神的讴歌与吟唱。”王伟说。
本报记者 常书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