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近日下达专项资金9.4亿元,用于支持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补短板”。截至目前,今年河南已下拨财政资金逾50亿元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这些政策真金白银、导向鲜明,激发各方热望。
老旧小区改造,既保民生又稳投资,还能拉动内需。老旧小区基础设施破旧、公共服务缺失,水、电、气、路等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加上养老、抚幼、医疗等公共服务提升,市场规模高达万亿元,是待挖掘的“蓝海”。年初,国家就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促消费”作出部署,年中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老旧小区改造更是被纳入补短板工程,成为下半年“稳投资”的着力点之一。
老旧小区改造并非简单的“搞工程”,而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离不开相关各方的共谋、共建、共管、共享。比如“钱从哪里来”,除了发挥“业主主体”作用,不能光靠政府部门帮扶,还要设法撬动社会资本助力。比如加装电梯,三层以上楼层居民意愿可能更强些,一二层居民则可能因为占用了公共空间而反对,这就既要解决好资金补贴问题,也要解决邻里共商机制问题。只有居民、社区、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共同发力,才能把这一民心工程办实办好。
今年起,我市将32个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列入民生实事,实施老旧小区全面改造提质三年行动。涧西区重庆路办事处二社区探索“微改造”,基础设施从无到有、修旧如新,居民生活环境变乱为治,并引入社会资本开办养老服务中心,让老旧小区焕发“活力”。眼下,我市正在推广该社区的经验,抓住居民生活中的“痛点”提升,让群众成为社区生活的主角。但从最近瀍河区高速公路管理局小区等在供热改造中发生的问题看,如何进一步发挥社区的主导作用,完善利益协商机制,更好调动各方积极性,今后的探索仍任重道远。
路虽远,行则必至。更加积极地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唱好老旧小区改造“大合唱”,才能给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