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文体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9年12月4日 星期

08 甲午战争期间是否已经形成帝后两党


从历史事实方面来考察,在中日甲午战前或战争过程中,尚未形成帝党。理由有三:

其一,作为帝党旗帜的光绪帝尚未确立起树党自固的权威。

1875年1月,同治帝因病而死,慈禧太后命将醇亲王之子、年仅四岁的载湉抱入宫中,立为皇帝以后,对其“无不疾声厉色,少年时每日呵斥之声不绝,稍不如意,常加鞭挞,或罚令长跪。故积威既久,皇上见西后如对狮虎,战战兢兢,因此胆为之破”。有鉴于此,我们可以断言,光绪帝于亲政的1889年以前,非但不敢而且也不可能树党以自固。回顾清朝历史,一朝天子一朝臣,几乎每个新皇帝登基,军机处都要进行大改组。然而光绪帝登基或亲政后,却没有进行这种权力中枢的大调整。由此可见,此时的光绪帝与慈禧太后之间尚未发生任何权力的矛盾。

其二,任何政治派系,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它必然要与激烈的社会矛盾、民族危机、政局变化等密切相连。自光绪帝亲政至甲午战争前,尚无足以促发清统治集团分化为帝、后两党派系的外在条件。

其三,甲午战争前后,的确有不少台谏词垣的御史言官、翰林学士等上书,猛烈抨击李鸿章(李被许多人视为后党的中坚)“一味因循玩误”,“观望迁延,寸筹莫展”, 请求光绪帝对日本“决意主战,大加驱剿”,同时严令李鸿章“为先发制人之举”。但是这些并不能如有人所说,此时已形成帝党,帝党主战,并与主和的后党针锋相对。

要想讲清甲午战争期间是否已经形成帝、后两党,必须首先弄清楚后党是何时形成的。

1861年11月,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发动辛酉政变后,开始以与慈安太后共同垂帘听政的形式掌握清王朝的最高权力。但那时,她的权力地位并不巩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慈安太后及恭亲王奕的约束与限制。

1873年2月,同治帝亲政。慈禧太后虽仍力图在幕后操纵,但碍于已撤帘归政的体制,尚不便过分把持,更不可能大力培植私党。1875年1月12日,同治帝的病死,虽使慈禧太后再次以垂帘听政的形式掌握了清廷的最高权力,但她仍要受到慈安太后及奕的制约,不能为所欲为。

1881年4月8日,慈安太后“暴病”而亡,两宫共同垂帘变为慈禧太后一人垂帘。从此,“慈禧可以唯己独尊,以专执国政”,“政权尽归西宫”。经过数年的专制统治,慈禧太后的地位得到极大的巩固。

1884年,慈禧太后罢斥了恭亲王奕,个人的权力与地位得到了空前巩固。在其后的数年内,无论是政治上的顽固派,还是洋务派,大都依傍于慈禧太后,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从这个意义上说,后党较帝党之先形成也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后党”,是在与帝党相对应基础上的后党。如前所述,既然在甲午战争以前光绪帝与慈禧太后尚未发生政见分歧、权力冲突,尚未形成帝党,那么,与帝党对应意义上的后党当然也就不存在了。从这个意义上,或是从严格意义上说,后党也应是形成于甲午战争的后期。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