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版:洛阳·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20年7月7日 星期
“屯”出兴旺产业 “屯”出绿色生态 “屯”出乡愁乡韵
赵老屯,“屯”得美

赵老屯里乡韵浓

“老屯老井老缸,新村墅院老汤,沟里院里村上。熙熙攘攘,山村里笑声扬。”一首乡村艺人创作的《天净沙·赵老屯》,朗朗上口,颇有韵味,也道出了赵老屯的新光景。

赵老屯村坐落在宜阳县城北香鹿山上的丘陵沟岔之间。这个原来人口外流的空心村,已彻底换了模样。屯里“屯”香、“屯”绿、“屯”文化,让游子回乡,让乡愁增值,成了新晋的网红民俗村。

未进其村,先闻其香。到了赵老屯的地界,山里时不时吹来惬意的凉风,隐约夹杂着一股难以名状的清香,好似茶香又略带辛味,沁人心脾。这是迷迭香散发的味道。

“赵老屯‘屯’香,说的就是迷迭香。”谈及迷迭香,村党支部书记张公伟打开了话匣子,从迷迭香的历史到习性,从分布到价值,一路上滔滔不绝。

迷迭香是一种常绿的多年生小灌木,曹魏时期传入中原,如今在赵老屯的种植规模已达2200亩。由此衍生出的香料、香包、茶饮,以及精油、化妆品等产品,也陆续上市销售。

进了村,停车场里挤满了自驾游的车辆。村头迎面是一堵土崖,用旧瓦青砖围成一面照壁,上书“中国梦”三个亮红大字。顺着路,清一色的豫西民居延展开去,黄泥抹墙、灰瓦飞檐,很有味道。

“老赵,鸡蛋捞面快点!”“里屋也开始催菜啦!”走进赵家院子里,吆喝声此起彼伏。身系围裙、头戴高帽,赵胜利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面条在锅里翻滚着,灶上是大火翻炒着的麻辣土鸡,热气腾腾、香味扑鼻,一如赵家的生活蒸蒸日上、有滋有味。

赵胜利在外打工20多年,挣了钱,也买了房。今年春节遭遇疫情,赵胜利难得在老家住了3个月。这一住,又留住了他的心。

“过去村里穷,人都往外走。现在大不一样,游客争着来。”赵胜利寻思,跟着别人干了20多年,现在要“烹饪”自己的美好生活,“装修只用了1个月,五一就开业了。”

赵老屯,旧时为屯兵之地,久而成村。后来,山村逐渐败落。“赵老屯的‘逆袭’,也就是这两年的工夫。”香鹿山镇党委书记赵青海坦言,香鹿山镇是宜阳向东对接洛阳的门户,地形半山半川,条件有着天壤之别:川下工贸繁荣、山上一片萧条。“小小一个镇,城乡差距就如此之大,还怎么实现全面小康?”赵青海说。

小康图景如何描绘?2018年起,镇村从改厕,污水、垃圾处理起步,改善人居环境,接着,按“小青砖、黄土墙、半坡顶、转木门”风格,统一改造豫西民居。此外,村里还同步启动“三变改革”,变资源为资产,统一收回废弃老宅,由村集体“打包”开发,引入窑洞宾馆、传统小吃、民俗非遗等业态。

“打造赵老屯,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不搞大拆大建,在自然上留住形、在文化上留住魂、在产业上有突破。”赵青海坦言。原来村里有一个养猪场,臭烘烘的,在这轮改造中,大家花了一番心思,将其改建成妙趣横生的“洛阳方言迷宫”,大受游人追捧。

酒香不怕巷子深。如今的赵老屯被一家大型文旅企业相中,种果树、修水系、建窑洞,干得热火朝天。村里也涌起了人才回流潮,厨师赵胜利家所在的“凝香街”,已然挂起了琳琅满目的招牌。

“今天的赵老屯,打眼看似乎不像赵老屯,可细细品还是赵老屯。”和他的手艺一样,赵胜利的话令人回味无穷……

本报记者 白云飞 通讯员 田义伟 张珂 文/图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