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冷空气来势汹汹,呼吸道传染病随之进入高发期,给疫情防控带来挑战。昨日,市疾控中心结合疫情常态化防控发布安全提醒,呼吁大家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冷空气来袭,疫情防控可不能“降温”。
●科学规范佩戴口罩
“一定要随身携带口罩,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朱鑫提醒,特别是乘坐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佩戴口罩。
而且,在公共场合要注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减少与他人接触,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不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饮食。
●室内注意通风换气
冬季天气寒冷,不少家庭、单位常常门窗紧闭。对此,朱鑫建议,在室外空气条件允许、做好个人保暖的情况下,室内要注意适当开窗通风换气。
此外,手部卫生不能忽略。外出时,手要减少不必要的触摸,避免用未清洁的手接触口、眼、鼻。自室外返回、咳嗽手捂后、饭前便后、烹饪或准备食物前,应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选购食用冷链食品多留心
进入11月,我国多地出现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案例。对此,朱鑫有以下建议——
选购时,选择正规的超市或市场,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反套住手挑选冷冻冰鲜食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同时,正确佩戴口罩。购物后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双手,洗手前,双手不碰触口、鼻、眼等部位。尽量避免购买进口冷冻冰鲜食品。
存放时,冷冻冰鲜食品放置在冰箱冷冻室保存,不要存放过长时间,要与熟食分层存放。
清洗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处理冷冻冰鲜食品所用的容器、刀具和砧板等器具应单独放置,要及时清洗、消毒,避免与处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避免交叉污染。
烹调时,应做到烧熟煮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腌后直接食用冷冻冰鲜食品。已烹调熟但未食用完的海鲜,请放置在冰箱冷藏室保存,尽早食用;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中心温度要超过70℃。
此外,食用后一旦出现发热、腹泻症状,要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并主动告知食用时间、食品种类和食材来源等信息,以便医生尽快诊治。 本报记者 智慧 通讯员 梁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