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版:洛阳·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20年12月10日 星期

扩内需加快双循环 促创新增强新活力
—— 全市地企合作2020年第三次联席会议解读

核心提示

“持续扩大内需,加速科技创新,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昨日举行的全市地企合作2020年第三次联席会议,这一主题成为共识。

如何用好地企合作这个场域载体“强磁场”?会议现场,部分企业发布了产品信息、推介了项目,还签约了一批产销对接协议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一步增强了地企双方深化合作的信心和决心,推动地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1 签约一大批合作项目 地企合作内容丰富

以地企合作会议为平台和载体,我市持续丰富内容和形式,不断提升合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昨日的会议现场,有8个投资规模大、引领性强的项目集中签约。

其中,有4个产销对接协议,分别是:龙鼎铝业和豫港龙泉铝业24亿元的铝加工产品购销协议、坤宇矿业和紫金公司2.7亿元的金精矿购销协议、一拖集团和宇隆机械公司0.45亿元的农机零部件购销协议、洛阳LYC轴承和中实洛阳重机公司0.25亿元的轴承购销协议。

有4个科技转化项目,分别是:河南科技大学和海普半导体公司合作投资1.2亿元的芯片封装材料转化项目、汝阳县政府和新世纪防水材料公司合作投资1亿元的高科技防水卷材转化项目、河南科技大学和矿山机械研究院合作投资0.8亿元的矿物加工节能工艺及智能装备系统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洛阳工业园区和华荣生物合作投资0.5亿元的非天然氨基酸产业化项目。

2 新技术新产品为洛阳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现场推介环节,一些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合作,将为洛阳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洛阳交运集团工业有限公司推介的智能立体充电系统解决方案,结合城区大、中、小3种不同场站类型定制开发,把停车、快速充电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既增加城市停车位,又满足快速充电的需求。

说到AI芯片,寒武纪一直备受关注。去年10月,市政府、中科院计算所和寒武纪公司三方签约共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目前已正式运营。

寒武纪布局洛阳能为洛阳带来什么?该基地负责人现场答疑:以AI科技赋能洛阳传统优势产业。洛阳基地将依托寒武纪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中科院计算所在技术转移转化方面的丰富经验,面向我市“565”现代产业体系创新发展的紧迫需求,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助力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

作为我市新型研发机构,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洛阳先进制造产业研发基地在会上也发布了一个好消息:该基地规划引进9个团队项目落地,包括工业+区块链、轻量化便携式氢能电源、高性能气相沉积涂层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智能文创-机械装置在文创领域的商业应用、基于双向神经回路的上肢康复机器人、智能外骨骼动力辅助系统、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智慧矿区三维可视化解决方案、博物洛阳,将进一步助力洛阳产业转型升级。

3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四企”活动成效显著

地企双方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政府要聚焦企业面临的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才能为企业茁壮成长提供最可依赖的“沃土”。

今年以来,我市在扎实做好复工复产、达产达效工作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六稳”“六保”工作,大力实施“五提”“五双”行动,“联企入企惠企助企”活动成效显著。截至11月底,全市市场主体数量为54.2万户,同比增长11.5%。前10个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2.9%、14%,高于全省2.6个和7.4个百分点。

会议通报了“联企入企惠企助企”活动的开展情况。

联企机制更趋完善

490名市、县领导对1259家重点规模以上企业、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实行分包联系,开展司法援助、惠企政策宣讲835场,覆盖企业1.1万家;开展各类培训128场(次),培训企业负责人7000余人次。

入企服务更加精准

坚持企业服务“五个一”和企业问题办理“四单”工作制,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1784个。针对15个制造业产业,建立了“链长+链主+联盟+智库”推进机制,梳理确定龙头企业及核心配套企业清单,中信重工、洛阳LYC轴承等5家企业已匹配本地上下游外协企业200余家。精准开展“四项对接”,产销对接合同完成188.6亿元、融资对接合同完成56亿元、发布岗位用工需求7.7万个、科研成果转化合同完成53亿元,惠及企业1.27万家。

惠企成果持续扩大

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税收减免缓、公积金缓缴、社保费减免等政策,支持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减免中小企业房租,严格执行水、电、气价格优惠政策,对19万个岗位发放稳岗补贴,各类惠企政策累计为全市企业减负61.5亿元。

助企成效更加显著

组织重点农企、外贸企业参与省内外及线上线下展销活动,实现合同销售213.95亿元;开展“古都夜八点”活动,接待游客1700万人次,实现文旅收入60亿元;引导1.2万家企业参与“古都新生活”惠民活动,带动全市1月至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668.1亿元。加快创新孵化平台建设,今年新增创新平台332个、科技型中小企业1880家、高新技术企业189家,均居全省前列。

4 科学谋划精准发力 全面提升地企合作水平

自2016年以来,我市分别以产业合作、军民融合、产销对接、科技成果转化、产融合作、服务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主题,先后召开了19次地企合作会议,成效显著。

产业项目有序推进

我市已累计签约产业项目774个,计划总投资3293亿元。截至目前,759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开工率98%,其中600个项目竣工投产、23个项目一期投产。今年以来,我市共签约8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472亿元,目前已有72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14个项目竣工投产。

产销对接成效显著

我市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产销合作平台作用,分行业组织专项产销对接活动,推动上下游企业供需对接。先后组织签订产销对接协议594个,金额266亿元。截至目前,所有产销对接协议已履约完毕,履约金额274亿元,是合同金额的1.03倍。

科技合作不断拓展

我市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对接交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累计签约科技合作和传统企业智能化改造项目334个。截至目前,310个项目已成功落地转化或完成改造,24个项目正在有序实施。

产融合作持续深化

我市组织金融机构与企业签订产融合作协议1018项,总金额1600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投放资金1571亿元,解决了近千家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服务项目保障有力

地企合作会议共现场交办涉及项目手续办理等方面问题379个,目前358个已办结。今年以来共交办企业反映问题68个,目前61个已办结,7个正在办理。

下一步,我市将坚持科学谋划、精准发力。加强统筹,增强各方合力;探索创新,丰富对接形式;突出重点,强化项目支撑;主动精准,提升服务实效。全面提升地企合作水平,为推动洛阳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提速提质洛阳都市圈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本报记者 李迎博 李东慧 通讯员 王校培 谢丰豪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