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版:洛浦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21年1月26日 星期
家风家训
暖家的那股风
□李焕有

手掌把防水布展了又展,担心不平展;四指把折角捏了又捏,唯恐割皮肤;棉线绳选了又选,粗了硌屁股,细了不耐用……这场景,不是做什么工艺品,而是方便老人洗澡,给凳子加个软面儿。

这老人,耄耋年,是我的母亲;做凳子面儿的,不是我,是我的妻子。

母亲腿脚不好,洗澡时即使有人帮忙,长时间站立也受不了。于是,就有了妻子的行动。

“人必有家,家必有训。”我出身农家,在求学时期又是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年代,说真的,没有什么文字上的家训传承。但家风还是有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长辈的勤勉,童年时已经耳濡目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长辈的节俭,如血液一般流淌在我们的行为里……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是春雨,我们的家风,如屋檐下青石条上或深或浅的印痕,那印痕是滴答滴答的雨水留下的。父辈的教诲是春雨,滴水穿石般,刻在我们的记忆里。

我们的小家赶上了好时代。阅读经典,成了一家人共同的爱好。古人的智慧,使我们朴素的家风插上了理论的翅膀。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做起事来,没有了迷茫,少了功利,收获的多是快乐和幸福。

母亲常说:“儿子孝,不如儿媳孝。在你家,给我端饭最多的是儿媳妇。”我因为工作忙,下班没准点,妻子总是把第一碗饭端到母亲的桌边……

岳父常说:“闺女亲,不如女婿贤。最让我开心的是和女婿拉家常。”岳父已近期颐之年,前些年能说能动,我们在一起谈古论今,其乐融融。不幸,老人摔伤了大脑,几乎成了植物人,无奈住进了康养中心。除了医护人员照顾,我们做子女的赡养义务也没有缺失:喂果汁、擦身子、理头发、剪指甲,一晃六年过去了,老人面色依然红润,褥疮一块也没有。管护人员说:“你们子女的孝,让老人虽然躺在床上也不受罪。”

我和女儿在同一个单位。她虽然已经成家,但居住也就一碗汤的距离。节日,有节日的礼物,女儿女婿不会忘记;生日,有生日的礼物,女儿女婿也不会含糊。不仅是对我们,他们对奶奶、外公也常献孝心。

小家如此,我们的大家亦然。我们姊妹五人,三兄弟,上有大姐,下有小妹,我排行中间。父亲去世早,我们弟兄三人轮流赡养老母亲。姐妹俩不乐意了:“也是俺的妈,尽孝也有我们的份儿,我们负责给妈洗澡吧!”于是,母亲在乡村的大哥家住,在乡村的妹妹承担起了洗衣、洗澡的任务;母亲在市内住,在市内的姐姐周周到我和弟弟家照顾老人……一大家子和暖融洽,少有红脸拌嘴。

瓜瓞绵绵,一大家四十几口人。最快乐的是大聚会,春节团圆,喜气洋洋,一年的幸福伴着家常吃进了胃肠;压岁钱,是有的,但小孩儿必然要送上祝福语,鞠个尊老躬。给老人祝寿,孝顺恭敬,孙辈们的依偎让老人倍感幸福,笑容随着酒香溢满老人的脸庞;吃蛋糕,是必须的,但按辈分、长幼逐家给老人敬茶也是惯有程序……我们吃的不是饭,而是富有营养的浓浓亲情;我们喝的不是酒,而是助力成长的好家风。

侄子在广州工作,会把南方的时令水果快递到每一家;侄女在老家务农,会把刚收获的土特产送到市内亲人的餐桌上……每次聚会,年轻人得到的是事业上的动力,小孩子得到的是学习上的韧劲儿,老人们化解的是心中的郁结和不快……

家是最小国,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暖家的那股风,我们还在用心传承。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