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版:洛阳·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21年6月17日 星期
汝阳县城关镇突出一村一品理念,挖河洛之匠、用河洛之料、展河洛之技,以实施“特”“优”战略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一村一品展特色 美美与共促振兴

洪涧社区农耕文化园
河西社区白鹭广场
张河社区张郃雕像

乡村的特质在于特色,魅力在于特色,生命力同样在于特色。

前不久召开的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会议,发出了乘势而上在新起点不断开创洛阳“三农”工作新局面的动员令,强调立足本地特色优势,以沟域生态经济为抓手,深入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切实走好特色发展之路。

当下,已摆脱贫困实现小康,正大步迈向乡村振兴,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汝阳县城关镇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因地制宜保护传统村落、传承乡土文化、修复自然生态,形成了“一村一品、竞相绽放”的乡村建设格局。

忆农耕 遇见浓浓乡愁

村落,承载着人们绵长的情思乡愁。“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丽风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和乐景象,是无数人心中的故乡记忆。

青山环抱,绿水掩映,洪涧社区宛如一幅古色古香的山村油画。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洪涧社区刚落成的农耕文化园成了“网红打卡地”。置身其中,院落中的老农具、老屋里的旧物件,顿时把人们的思绪带回了过去,浓浓的乡愁扑面而来。

洪涧社区是汝阳县城关镇最偏远闭塞的村庄,却保留着较为完整的豫西乡村风貌。曾几何时,随着人口外流,村庄逐渐凋敝,路还是“水泥路”,房还是土坯房,这里一个猪圈,那里一个柴火垛,村庄环境不堪入目。

“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改变了山村面貌,村里逐渐有了自来水,通了硬化路,装了新路灯,乡亲们开启了新生活。

成果如何巩固拓展?振兴如何谋划?汝阳县城关镇党委负责人尚旭敏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一方面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村容村貌等人居环境整治,另一方面也应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让乡村美丽宜居,留住看得见的乡愁。

今年,洪涧社区依托传统村落风貌和山水形胜优势,挖掘乡土文化根脉,打造农耕文化园,推动乡村旅游顺势起步发展。下一步,当地将按照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理念,融入垂钓休闲、民俗体验、乡村民宿等业态,逐步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

塑生态 共享美丽家园

每天清晨,被白鹭的鸣唱叫醒,是多么诗意美好的享受!在汝阳县城关镇河西社区,洛峪河穿村而过,数以百计的白鹭在此栖息,同乡亲们共生共荣,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景观。

静静驻足村头的白鹭广场,只见四周密密匝匝的杨树林里,白鹭时而在枝头嬉戏,时而在空中翱翔,时而在水边觅食。漫步游园,小水系、木栈道、古凉亭,点缀着白鹭雕塑,让人感觉格外惬意。

白鹭的青睐,缘于乡村生态的持久塑造。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张聚才回忆,前些年,私搭乱建、乱占河道现象十分普遍,生活污水也直排入河,洛峪河逐渐沦为一条臭水沟。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这些年,当地高标准整治河道、护砌堤岸,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污水治理,河流湿地重新恢复盎然生机,吸引越来越多的白鹭到此筑巢栖息。

在此基础上,当地着力打好“白鹭家园、灵秀河西”这张牌,修复村史馆,打造集体经济乡村民宿,不断提升乡村“颜值”和“气质”,成为亲近生态、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好去处。

“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幸福跨越,生态之韵不可或缺。”尚旭敏说。下一步,当地将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稳步发展乡村生态经济,弘扬乡村生态文化,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兴文化 彰显历史底蕴

古韵瓦檐、别致花池,砖雕一户一造型;兵器长廊、仿古牌坊,魏晋风貌独具特色……来到汝阳县城关镇张河社区,古色古香、一步一景,历史文化韵味悠长。特别是民居外墙上装饰的各种传统砖雕,别具匠心,令人眼前一亮。

张河社区因三国时期曹操手下大将张郃而得名。相传张郃曾率军在此地停留、休养、练兵数年之久。在特色民俗文化村建设过程中,当地突出文化特色,发动能工巧匠,自己动手、就地取材,能用料姜就不用钢筋水泥,能种乡土树种就不种名贵树种,不仅实现了用最少的钱办更多的事,也极大激发了社区居民建设家乡、热爱家乡的内生动力。

传统文化本质是乡土文化,源远流长的血脉在乡村,乡村振兴中要把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灵魂。尚旭敏坦言,如果千篇一律,就会丢失一座村庄的根和魂。下一步,当地将以“文化+特色村”建设为突破口,注重在“乡土性”的区域特色中融入文化元素,重塑乡村文化空间,发展乡村特色文化经济。

从洪涧社区的农耕体验,到河西社区的白鹭蹁跹,再到张河社区的传统文化……汝阳县城关镇“一村一品、竞相绽放”的生动实践充分证明:挖河洛之匠、用河洛之料、展河洛之技,用地域特色为乡村增色,让乡村更具独特“气质”和鲜明“性格”,是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的好路子。

韵飞/文 李正华 李高强 翟晓娜/图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