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许宏和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邓聪受邀走进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二里头大讲堂,为大家带来“金玉共振”主题讲座,从青铜器和牙璋入手,带领大家探寻华夏文明起源。
许宏的讲座以《青铜潮涌——观二里头大都》为题。他说,二里头遗址是东亚地区青铜时代最早的大型都邑遗址,以其为典型遗址的二里头文化则是东亚地区最早的“核心文化”。随着二里头都邑与二里头文化的崛起,华夏文明由“多元的邦国”时期进入了“一体的王朝”时期。二里头遗址所在的洛阳盆地,就是“最早中国”的诞生地。正如国家公布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要进展中说: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邓聪的讲座以《龙行天下——论二里头牙璋》为题。他结合几十年的研究成果介绍,牙璋被公认为夏王朝核心的玉礼器,也是早期中国国家文化的符号,牙璋在时代上延续约1500年之久,在空间上覆盖了我国黄河至越南北部的红河流域。邓聪曾在香港南丫岛大湾遗址发掘出一件牙璋。他认为,牙璋就是龙的抽象表现,大部分牙璋可以称为“龙牙璋”。“早期牙璋可能主要用于山川祭祀。二里头文化以后,一些牙璋与国家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邓聪在讲座中提到,随着牙璋不断在我国和东亚地区出土面世,其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的礼器地位日渐明确。牙璋向周边广阔地区传播扩散的路线也能清晰表明,当时中华文明形成发展过程中开始出现王朝认同、文化认同和礼制认同的强势格局面貌。
三星堆出土的牙璋和二里头有关吗?面对读者的提问,邓聪风趣地回答:“三星堆牙璋受到二里头牙璋的影响,而且牙璋是在二里头‘过时’后,才在三星堆重新‘流行’起来的。”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二里头大讲堂将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做客,讲述夏文化和早期国家形成与发展的演进历程,打造夏文化研究和传播的主阵地。
本报记者 智慧 通讯员 白雪 刘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