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版: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市新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21年6月21日 星期
我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
擦亮“东方博物馆之都”新名片

讲好黄河故事 传承历史文脉


气势恢宏的征战场景、盛大威武的夏王车辇仪仗、庄严肃穆的王室大典……昨日,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数字馆内,现场观众借助数字技术“穿越时空”,一睹3800多年前夏王朝的风采,静静聆听华夏文明最初的声音。

临黄河而知中国,临河洛而知华夏。

作为黄河流域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我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坚持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擦亮“东方博物馆之都”新名片,在守正出新中讲好黄河故事、传承历史文脉,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1 保护优先,守牢千年文化“宝藏”

“没想到还能看到1500多年前的粮食……”昨日,来自河北的历史爱好者刘园和同学们走进洛阳仓窖博物馆,被含嘉仓遗址内现存的炭化粟深深震撼。

从看台俯瞰,含嘉仓遗址160号仓窖内,大半窖的黑色炭化粟清晰可辨,似乎还在诉说着唐代最大国家粮仓的荣耀。“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想象这么大的粮仓个个装满,该是多么富足的盛唐气象!”刘园不禁感慨。

洛阳丰厚灿烂的历史文化遗存,自夏至唐绵延至今,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物证。保护继承好文化遗产,是历史和民族赋予洛阳的神圣使命。面对丰厚灿烂的历史文化遗存,我市以建设“东方博物馆之都”为重要抓手,将散布于河洛大地的一家家博物馆,打造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前沿阵地。

如今,在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千年前的骆驼蹄印仍留在墩台之间;在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原址保护展示的东周时期大型车马坑显示出天子威仪;在隋唐洛阳城天堂明堂景点,玻璃罩下的柱坑讲述着曾经恢宏壮观的过往……

在洛阳,保护优先是生动的实践,更是刚性的法规。我市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探索出大遗址保护持续发展的“洛阳模式”,守牢千年文化“宝藏”。我市先后出台《龙门石窟保护管理条例》《隋唐洛阳城遗址保护条例》等7部地方法规,天子驾六、回洛仓等遗迹成为文物保护的经典案例,在城市文脉的传承延续中,彰显出一座古都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胸襟和担当。

2 守正出新,传统文化频频“出圈”

文化,是洛阳最有价值、最具核心竞争力的资源,也是洛阳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

近年,洛阳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河洛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出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人民群众在亲眼欣赏和亲身游历中感知灿烂历史、认同核心价值。

如何将传统文化从故纸堆中抽离出来,赋予其更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我市以“东方博物馆之都”建设为载体,推动传统文化频频“出圈”。

“创意+”,推动传统文化“火起来”。想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除了听讲解,还有什么途径?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洛阳博物馆、定鼎门遗址博物馆等洛阳8家博物馆联袂推出《历史的回望》大型系列历史剧展演,带领观众在小剧场内穿越时空,“看见”文物背后的故事。“借助华服走秀、国潮表演、国风鉴宝等创意活动,传统文化一点点‘火’起来。”洛阳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文化异彩纷呈、丰富多元的当下,洛阳正不断尝试利用新颖的传播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走进当下、融入生活。

“科技+”,助力传统文化“活起来”。走进龙门石窟西山万佛洞,用App扫描残损的造像,就可以在手机屏幕上看到完整的造像。打开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进入虚拟展厅,足不出户就可以浏览馆内精品文物。虚拟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借助科技力量,河洛文化在更加宽广的空间中“活起来”,正一步步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

3 跨界融合,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目前,洛阳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已达102家,博物馆总数和三级以上博物馆数量均居河南省第一,一家家博物馆如同一个个文化宝库,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游客。

发掘“东方博物馆之都”等独特旅游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示范区;深度融入黄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核心区;加快建设文化地标,着力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在讲好洛阳故事、传播洛阳声音的同时,我市正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注入更多鲜活的生命力,让黄河文化更适应时代、更顺应潮流、更贴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近年,我市持续推动文化与旅游从“物理组合”迈向“化学反应”,利用跨界融合催生出一大批新业态、新模式,凝聚起高质量发展合力。“十四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通过打造“东方博物馆之都”、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建设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等,深入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担起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洛阳使命”。

向文化要价值、向产业要实力、向创新要动力、向开放要优势、向市场要效益,诗和远方完美交融的古都洛阳,正成为新时代讲好黄河故事的载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源泉,阔步走在建设国际人文交往中心、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大道上!

本报记者 智慧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