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版:洛浦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21年9月13日 星期
时代心曲
老李家的幸福生活
□吕晓轩

老李

老李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东北,儿时由于家境贫寒和战争,兄弟三人,只有他活了下来。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老李在村里的私塾勉强上完小学后,家里实在无法继续负担他上学的费用,就让他回家务农。可老李是个犟脾气,执意继续求学。老李的父亲无奈,就把他寄托在城里的妹妹家。

姑姑没有子女,就把他当儿子来养。只是姑姑身体不好,没有工作,只靠姑父一人的收入,勉强维持着家。

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老李正是长身体的年纪,饭量不小,没多久,姑姑家的米缸就见底了,只好改成每天吃两顿饭,都是玉米面饼子带点咸菜。老李由于常年营养不良而面黄肌瘦,上体育课时经常晕倒。他上高二时,姑姑因要看病,再也养不起他了。此时正赶上东北石油行业大发展,大量招收工人,老李为了生存,只好肄业报名去当石油工人。工厂负责招工的看他上过高中,就录取了他,老李光荣地成了一名炼油工人。当年石化行业刚刚起步,要支援全国各地新建的炼油厂,工作地点经常变动,也非常辛苦,但老李很满足,因为终于可以自食其力,不用再寄人篱下了。

上班没多久,老李就被分配到湖南的山区工作。南方的饮食、气候和东北完全不一样,而且工作环境恶劣,时常要在雨中挖沟、抬管子、搬设备。老李往往是下班回到简易工棚倒头就睡,饭都没力气吃。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老李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也收获了爱情。他与一起从东北来的姑娘在工作中相识、生活上互助,两人在大家的祝福中喜结连理,并在第二年生下了宝贝儿子,老李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老李喜欢文学,闲暇时,经常写诗歌念给大家听。后来,他被调到宣传部门,做些抄写大字报、写社论等工作。老李摆脱了体力劳动,工作地点也从湖南转到了河南洛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更加重视知识分子,大学开始兴办函授学习班,老李考上了,并在毕业五年后,当上了科长。退休前,老李买了套本单位的集资房,住上了宽敞的两居室。

小李

小李出生在湖南,成长在洛阳,但饮食完全是东北人的习惯。小李儿时住在父母单位分配的一间简易平房里,厨房是在外面用石棉瓦搭的一个小屋,里面经常有老鼠出没。夏天潮湿闷热,小李身上总是长痱子,每晚睡觉母亲都用蒲扇一下一下地给他扇。

小李上初中的时候,他们搬家了,住上了单元楼。一天,老李搬回家一台红梅牌黑白电视机。看到这台带着两根天线的方家伙,小李兴高采烈地跑到学校告诉小伙伴们,让他们来他家看电视。有了电视,老李一家常常笑声不断。

转眼间,小李到了高考的年龄,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形势,让成绩一般的小李望而却步。只得转而考了父母单位的技校,毕业后分配在本单位的后勤部门,做了一名水电工。

有了工作,就面临着成家。女方是老李同事家的姑娘,要求男方有一套婚房,哪怕是个单间也行。小李上班没几年,积蓄根本不够。关键时刻,老李动用了家底,并向老家亲戚借了些,才帮助小李过了人生重要一关。

在小李三十岁的时候,由于资源枯竭和环保的原因,企业出现了困难,开始大量裁员,小李也被列入裁员名单。中年失业,并不是好事,但小李脑瓜聪明,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利用上班期间积累下的关系网,组建了一个施工队,开始搞建筑。

搞建筑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富贵险中求,小李用房子做抵押,从银行贷款,给一家小企业盖了栋两层的办公楼,掘了第一桶金。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几年后,小李在市中心买了套大房子,偶尔开车带着老婆孩子去看看老李两口子,日子过得充实红火。

如今,每逢节假日,小李都会开车带着老人孩子,到附近大山里的农家乐住上几天。兴之所至,老李还会躺在摇椅上哼唱几句东北二人转,那略微跑调的歌声久久回荡在山间……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