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理论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2022年1月28日 星期

抓牢产业振兴“牛鼻子”
全面推进洛阳乡村振兴

徐志萍

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以重点工作突破带动全局工作跃升,要扭住产业发展、城市提质、乡村振兴“三项重点工作”。将乡村振兴作为其中一项重点工作,这是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洛阳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的必然要求。

乡村振兴是洛阳“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2021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绝对贫困在河洛大地成为历史。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洛阳现代化建设最大的短板仍在“三农”。2021年洛阳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洛阳市城镇居民收入全省排名第二,农村居民收入全省排名第十一,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2.4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31。足见洛阳发展最大的不平衡仍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仍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不充分,洛阳要实现现代化强市目标,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洛阳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乡村振兴必须抓牢产业振兴这一“牛鼻子”。

此次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来的强烈信号之一是:凝心聚力抓产业。江凌书记在会上强调,在现阶段洛阳发展面临的所有问题中,最突出的是产业发展的不足。洛阳已经到了必须集中力量发展产业的关键时刻,不发展产业,重振洛阳辉煌就是一句空话。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洛阳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牢牢抓住产业振兴这一“牛鼻子”,要在做大做强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依托农业农村资源的二三产业,形成农业现代产业体系。

落实“151”工作举措必须强化产业思维。

市委市政府在认真总结各县区有益探索、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洛阳特色的乡村振兴“151”工作部署,为洛阳加快乡村振兴步伐,规划了方向目标、任务重点、方法路径。扎实落实“151”工作举措,必须强化产业思维,大力发展以富民为导向的乡村特色产业。

要建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为承接农业投资的重要载体之一,一方面可以将农村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高效的资源配置,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总体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提升整体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实现农业产业链的有效整合,实现农产品经济中各个环节一条龙业务,进而降低农业产业链总体成本。对推动建立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抓好乡村运营。乡村振兴必须用好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只有市场化、专业化的运营,才能为乡村导入资本、人才、信息、业态等要素,才能把乡村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乡村运营本质上就是把乡村与市场联系起来,立足当地特色资源,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强化运营思维,用市场的力量更好盘活乡村资源,用市场的眼光更好发展特色产业。抓好乡贤返乡创业。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核心是人才。引导乡贤返乡创业、发展乡贤经济,以乡情为纽带、以项目为依托、以政策为保障,鼓励乡贤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乡贤返乡创业要与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引导乡贤围绕已有特色产业投资兴业,当然也可以带来新的产业。要抓好集镇建设。集镇建设有利于引导农村人口就近就地转移,加快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的良性互动,有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要抓好“三变”改革。“三变”改革可以激活沉睡的资源、资产、资金,为农业产业注入发展动力,尽快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步伐。

(作者为中共洛阳市委党校管理教研部主任、副教授)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