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洛报融媒记者 梁笑宇 刘嘉仪)昨日,记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工作队获悉,隋唐洛阳城正平坊遗址近日出土一件象征皇权的唐代石望柱,进一步印证遗址内曾存在高等级皇家建筑。据了解,这是隋唐洛阳城遗址首次发现此类遗物。
昨日中午,记者在隋唐洛阳城正平坊遗址文物库房看到,这件石望柱主体完整,底座缺失,长约2.6米,通体为青石材质,柱身呈八棱状,柱顶端有一桃形宝珠,柱颈部为仰莲花造型,雕刻华美洗练,整体端庄大方。
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高级技师张如意介绍,这件石望柱出土于正平坊遗址西半部北侧,此处正是太平公主宅院(后改为安国女道士观)大殿建筑基址前方。按照一般规律,望柱应当成对放置,推测后续的发掘工作中很可能再次发现与之对应的另一件石望柱。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工作队队长石自社说,隋唐洛阳城正平坊遗址自发掘以来,陆续发掘了太平公主宅院、国子监、孔庙等高等级建筑遗迹,出土了不少工艺繁杂、纹饰精美的建筑构件与生活用品。此次出土象征皇权的石望柱,进一步印证了正平坊遗址内曾存在高等级建筑。
石望柱立在太平公主宅院大殿建筑基址前,是否意味着它的主人是太平公主?石自社认为,可能性并不大。他解释,望柱在中国古代是帝王陵墓与皇家礼制建筑的附属配置,太平公主虽贵为公主,又崇尚装饰豪华的府邸,但在家中立望柱明显有违礼制。据史料记载,太平公主死后,她的宅院被改为安国女道士观。此后,唐玄宗的胞妹(太平公主的侄女)玉真公主在此出家。此时,安国女道士观作为皇家道观,在其大殿前立石望柱,就显得更合理一些,这也进一步彰显了安国女道士观在当时的崇高地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庆柱说,望柱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材质、形态等一直随社会发展而变化。如今,望柱多见于古代帝王陵墓的神道前,但在古人生活区域内发现得不多。此次在正平坊遗址发现的石望柱,为研究古代礼制提供了宝贵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