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版:洛浦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2022年2月25日 星期
我乡我土
春场街里话古今
□刘志军

在瀍河区东关街道办事处的北边,有一条叫春场街的小巷。

与周边的中州路、新街、爽明街上,商铺林立、人流熙攘的热闹繁华相比,这里成了闹市之中的僻静之地,显得寂静安详,淡出人们的视野,一副与世隔绝的模样。

然而百年之前,每当春天即将来临时,这条寻常巷陌却在洛阳声名远扬,它是每年立春时,官府举行盛大迎春仪式的场所——“春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了祈盼农产丰收、五谷丰登,每年“立春”之时,官府对迎春活动都极为重视,他们祭祀天神,祈求春耕顺利进行,庄稼有个好收成。

在“立春”当天,洛阳的地方官员要沐浴更衣,身穿官服,带领吏役和社会贤达,乘坐轿子,人们抬着食盒贡品,敲锣打鼓,浩浩荡荡奔向“春场”。

迎春祭祀由春官主持。人们摆好香案、祭品,再摆放芒神(管理播种的神)、春牛(塑造的耕牛),挖好圆形坑洞,静静地等候春的到来。

“立春”的标志就是把鸡毛竖着放入地上预先挖好的圆洞内,“立春”时刻未到时,因地面寒冷气流进入温度较高的地方,使鸡毛在洞中保持静止状态;而“立春”时刻一到,洞中鸡毛受到地下阳气上升的吹动,就会慢慢飘动,飘出洞外。

这时,由洛阳的主要官员掌槌击鼓三声,并鞭打春牛三次,即为“打春”,宣布这一年春天的正式到来。

岁月沧桑,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年的“春场”及周边的空地渐渐盖满了房舍,住进了居民,便形成了今日的春场街。

我虽然在瀍河区生活、工作了20余年,但第一次关注春场街,还是在2008年。

那一年,区文化馆对全区的文物、旅游资源进行普查,为了进一步挖掘“打春”文化,我走进了春场街,通过走访老人,了解昔日的习俗民情,找到并确认了当年热闹非凡的“春场”,留存于现如今春场街内的一处高台之地。

2017年,我调到区创建办工作。为协调解决春场街垃圾清运不及时问题,我又多次走进春场街。

那一时期,春场街内没有垃圾池,缺少日常保洁人员。街道上的飘浮物随处可见,脏了的不仅是环境,更影响了居民的心情……

不久,洛阳市开展对背街小巷的改造提升工作,瀍河区拨专款,对包括春场街在内的几十条街道进行了提升改造。

每逢双休日,沉寂的春场街便热闹起来。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出现在这里,他们清扫垃圾、搬运杂物、铲除小广告……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的保护。

如今,春场街上的违建被拆除了,道路平整了,家门口的环境整洁了,居民的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通过“迎春”,祈盼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是先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随着岁月的延续,当年的“春场”已不存在,只留给现代人一个春场街的名称。但它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符号,将与洛阳城、洛阳人长相厮守,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