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人文河洛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2022年2月25日 星期

姒姓费国及其史迹
□蔡运章

姒姓费国是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封国。那么,这个国族有哪些事迹?它的地望在哪里?在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里,能否找到它的踪迹?本文今就这些问题,略作讨论。

1 姒姓费国及其初封地望

《世本·氏姓篇》载:“费氏,禹后分封,以国为氏。”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在“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的封国里,有费氏国族。《潜夫论·五德志》说:“姒姓分氏”中的“褒、费、戈、冥、缯,皆禹后也。”这说明姒姓费国是夏禹后裔中的重要封国。

姒姓费国初封的地望在哪里?据《左传·成公十三年》记载,晋国使吕相致“绝秦书”时说:秦“伐我保城,殄灭我费滑”。杜预注:“费滑,滑国都于费,今缑氏县。”《括地志》云:“缑氏故城本费城也,在洛州缑氏县东南二十五里也。”即在今洛阳市偃师区缑氏镇东南有滑国故城遗址。该城建于仰韶文化至夏商文化层的上面,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0.5~1.5公里,直至汉代仍在使用。

在洛阳地区出土的东周钱币中,常见有“弗邑釿”斜肩空首布。钱文中的“弗邑”同费,是地名,即“费城”。“费城”在夏都斟鄩(即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东南约20公里,两者地望相近。因此,滑国故城的前身,当是姒姓费国早期的都城。

2 嬴姓费国史迹及其地望

值得注意的是,夏商时期还有一个嬴姓费国。澄清嬴姓费国的事迹和地望,对了解姒姓费国的迁徙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夏商时期的嬴姓费国

嬴姓费国本是东夷首领皋陶的后裔。《世本·氏姓篇》载:“费氏,大费生子,次曰若木,实费氏。其玄孙曰费昌,盖以王父字为氏。”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皋陶本是东夷族的首领,其子柏翳(yì)“佐舜”有功,被“赐姓嬴氏”。柏翳的玄孙“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于鸣条”。《索隐》载:“殷纣时费仲,即昌之后也。”《潜夫论·志氏姓》载:“(皋陶)子伯翳,能议百姓,以佐舜、禹,拢驯鸟兽,舜赐姓嬴。后有仲衍,鸟体人言,为夏帝大戊御。嗣及费仲,生恶来、季胜”。《史记·赵世家》说:“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为帝大戊御。其后世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后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其后为赵。”这说明嬴姓费国当是东夷首领皋陶的后裔,也是秦、赵两国的共同祖先。

冯夷劝说费昌弃夏归殷的故事,见于张华《博物志》卷七《异闻》的记载:夏桀之时,费昌至河上,见二日。在东者烂烂将起,在西者沉沉将灭,若疾雷之声。昌问于冯夷曰:“何者为殷?何者为夏?”冯夷曰:“西夏东殷。”于是费昌徙族归殷。

夏代末年,夏桀荒淫,众叛亲离。商汤是商族的首领,居住在夏朝的东方,正筹谋灭夏兴商的大业。费昌本是东夷的嬴姓贵族,听从冯夷的劝告,举族投奔商汤。

商代末年,费仲父子俱为纣王的宠臣。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用费中为政。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史记·周本纪》载:“帝纣囚西伯于羑里,闳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纣大说……乃赦西伯。”《史记·秦本纪》说:“自大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其玄孙曰中潏,在西戎,保西垂,生蜚廉。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才力事殷纣。”《潜夫论·志氏姓》也说:“嗣及费仲,生恶来、季胜。”汪继培笺:“费仲乃费氏费昌之后。”由此可见,嬴姓费国在商代的重要地位。

■殷墟卜辞中的费国史迹

殷墟卜辞常见有悖族的记录。兹择其要者略做说明:

⒈己巳卜,争贞,乎众先于悖?

贞,勿乎众人先于悖?

⒉妇妌先于悖?

⒊己巳卜,争贞,悖不其受年?

⒋癸丑贞,旬无祸?在悖。

这些都是与“悖”族相关的重要卜辞。第1条中的“争”是武丁时期的贞人,“悖”是地名,也是国族名。这条卜辞贞问是否让众人先到悖地去。第2条中的“妇妌”是武丁的妌姓后妃。这条卜辞贞问是否先让妇妌到悖地去。第3条中的“悖不受其年”是占问悖地能否获得丰收。第5条中的“旬”,《说文》谓“十日为旬”,这条是贞问商王在悖地,一旬内不会有灾祸吧。由此可见,“悖”地是商王经常关注和往来的重要地方。

“悖”,通作费。因此,殷墟卜辞中的“悖”族史料,讲的很可能就是嬴姓费国的史迹。

商代嬴姓费国的地望在哪里?《汉书·地理志·东海郡》有“费县。”班固注:“费,故鲁季氏邑。”《元和郡县图老》卷十一《费县》载:“古费国也。隐公元年《传》曰:‘费伯帅师城郎。’后为鲁季氏之邑。至汉为费县,属东海郡。”所谓“古费国”当指嬴姓费国而言,其地当在今山东费县西北。

■嬴姓费国灭亡

嬴姓费国何时灭亡?因嬴姓费国与商族的关系密切,直到商代末年,费仲父子仍为纣王的宠臣。《史记·秦本纪》载:“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潜夫论·志氏姓》说:“(伯翳后)嗣及费仲,生恶来、季胜,武王伐纣,并杀”。这说明周武王伐纣时,已把嬴姓费国作为重点攻灭的对象。

《逸周书·作雒解》载:周公“凡所征熊盈(嬴)族十有七国”。《尚书·费誓》这篇就是周公长子伯禽帅师讨伐东夷时,在“费”地发布的进军誓词。这时,想必嬴姓费国已被周师灭亡。因此,有学者推测,嬴姓费国当是“周公东征时将其殄灭”的。这种推测,可以信从。

3 姒姓费国迁徙及其史迹

西周初年,随着嬴姓费国的灭亡,姒姓费国被分封到嬴姓费国的旧地,来协助周王朝镇抚东夷诸国。直到春秋初年,姒姓费国仍保持着较强盛的国力。

■姒姓费国东迁后的史迹

春秋初年,费国的国力强盛。《左传·隐公元年》载:“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杜预注:“费伯,鲁大夫。郎,鲁邑。”杨伯峻注:“费亭当在今山东省鱼台县旧治西南。郎,地名,当在今鱼台县旧治东北十里。”《左传·隐公二年》:“司空无骇入极,费庈父胜之。”杨伯峻注:“费庈父即元年《传》‘费伯帅师城郎’之费伯。费与极均在今金乡县南而稍东。郎与极亦在废鱼台县附近。费庈父因城郎而灭极,胜极即灭极。”这里的“费伯”是费国的首领,“伯”是其爵称。“帅师城郎”指率领军队到“郎”地修筑城邑。“极”本是鲁国的附庸国,在今山东金乡县南。这说明公元前722年,鲁大夫费伯率领军队去修筑郎邑,次年便吞并“极”国。由此可见,当时费国仍有较强盛的军事实力,才能去吞并“极”国。

■姒姓费国东迁的时间和原因

姒姓费国的始封地,本在今洛阳市偃师区缑氏镇东南。那么,它是何时东迁到今山东境内的?我们知道,周族与姒姓莘国本是世代联姻的政治集团。《诗·大雅·大明》:“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毛传:“莘,太娰国也。”《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八《关西道·夏阳县》条说:“莘城,《系本》及《诗》:‘莘国,姒姓。夏禹之后,武王之母太姒即此国之女。’有冢在焉。”这说明居住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的有莘国,就是周武王的母族。

西周初年的王姒鼎、保侃母壶、王姒方鼎诸器铭文中的“王姒”,当是“周成王的后妃”。这些器铭足以说明周王朝与姒姓国族的密切关系。因此,有学者推测“周公平叛毕,将其生母太姒母家”的“姒姓费国”改封到嬴姓费国旧地,来协助周室镇抚东夷,是完全可能的事。

■姒姓费国西迁的时间和原因

据《左传·僖公元年》记载:“公赐季友汶阳之田及费。”杨伯峻注:“费故城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二十里。”《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三《费县》载:“古费国也,《春秋》隐公元年《传》曰:‘费伯帅师城郎。’后为鲁季氏之邑……至汉为费县,属东海郡。”这里的“古费国”,当指夏商时期嬴姓费国和姒姓费国东迁早期的都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二《鱼台县》载:“费亭,在县西南。春秋时鲁大夫费伯食邑也。”费亭在今山东金乡县东南。

由此可见,公元前659年,鲁僖公将“费”邑赏赐给鲁桓公季子友,“古费国”便成为季氏的私邑。这时,姒姓费国才被迫西迁到今山东金乡县东南。

■姒姓费国的珍贵遗物

1972年,山东邹城邾国故城遗址出土一件春秋早期的弗奴父铜鼎,其铭文曰:“弗奴父乍(作)孟姒府賸(媵)贞(鼎),其眉寿万年,永宝用。”现藏山东邹城市文物管理所。“弗”同费。“孟姒府”指姒姓长女的府第。这是弗奴父为其姒姓长女府第铸作的陪嫁媵器。由此可见,这件铜鼎当是姒姓费国的珍贵遗物。

邾本为“曹姓”国族。费、邾两国异姓,费国的姑娘远嫁邾国,以结婚姻之好。这就是弗奴父鼎在邾国故城闻世的缘由。

■姒姓费国的灭亡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驺、费、郯、邳者,罗鸗(lóng)也。”“驺”同“邹”,即邾国。“郯”国在今山东郯城县西南。“邳”国在今江苏邳县境。这是公元前281年,楚人在谈论戈射时,把“驺、费、郯、邳”诸国比作“罗鸗”小鸟的故事。由此推测,当时姒姓费国的君统尚存。自此以后,姒姓费国的事迹便逐渐消失。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