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学习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我被文中强烈的画面感深深震撼。老师在讲台上声情并茂地朗诵,同学们一个个心潮澎湃、眼含热泪。一节课结束,“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有了清晰的答案,并一直铭刻在我的心中。
多年来,我一直有个心愿,想拜见那些还健在的志愿军英雄,或者缅怀志愿军先烈彪炳史册的光辉事迹。前不久,这个愿望终于在新安县英雄事迹展览室和新安县英烈事迹展览室实现。这里,陈列着新安县籍和曾在新安县战斗过的英雄、英烈们的事迹。
来到位于黄河南岸的新安县,群山环绕的黄河就在眼前,那涛涛的流水声依稀可闻,此时此地,很自然让人想起《黄河大合唱》里的《保卫黄河》:“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这首让人热血沸腾的抗日战歌,不断激励着中华儿女前仆后继,为民族独立和自由而战。有着不屈精神的黄河儿女,同样有一腔爱国的热血,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时,踊跃参军,在朝鲜战场上谱写了一曲又一曲雄壮的战歌。
“炮神”于国斌,新安县石井镇人,参加朝鲜十字架山战役和金城战役等。在惨烈的战斗中,他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战友倒下了,他继续战斗;班长牺牲了,他接替班长;排长牺牲了,他接替排长,永不退却,勇往直前。在朝鲜十字架山战役中,他所在的连参加战斗9次,歼敌1300多人。他荣立集体一等功一次,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王成式的英雄”张同虎,新安县西沃乡人,参加朝鲜十字架山战役和金城战役等。在坚守602.2高地的战斗中,在打退了敌人五次冲锋后,他所在的阵地上,只剩下他和两名战友。在敌人第六次冲锋时,那两名战友也牺牲了。他没有退却,一个人利用有利地形,打退了敌人的又一次冲锋,并一直坚持到援兵到来。
“虎胆英雄”汪勇,新安县磁涧镇人,参加朝鲜十字架山战役和元宝山战役等,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敌军的飞机大炮轮番轰炸,汪勇他们躲在山上的地洞里7天。没有供给,他们硬是凭着顽强的意志坚持了下来,在敌人以为山上已没人、放松警惕时,突然把敌人打了个措手不及,为整个战役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参加上甘岭战役的英雄刘士龙,新安县北冶镇人。1952年10月,在震惊中外的上甘岭战役中,他所在的45师135团3营7连2排主攻597.9高地,排长孙占元牺牲后,他火线接任排长。上甘岭是只有3.7平方公里的两个小山头,敌人曾在一天时间内投下30多万发炮弹,在43天的惨烈战斗中,敌我双方反复争夺阵地。有一组数字让人触目惊心:一面红旗上有381个弹孔;一截不足1米的树干上,有100多个弹头和弹片;主峰被削去2米……在战斗中,刘士龙右侧肋骨被炮弹炸断的山石碎片砸断4根,但他坚持不下火线,继续战斗。后来,他的右大腿又被弹片击穿,耳朵被弹片击伤。尤其值得称颂的是,他1954年退伍后,60多年从未居功自傲,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他说,保卫祖国是应尽的义务,和牺牲的同志们相比,自己已经很幸运了,还要求什么?
参加抗美援朝的新安籍最可爱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据战后统计,新安县赴朝作战的志援军,为国捐躯389名,积劳病故25名,战场失踪51名,战后荣归1428名。其中,荣立一等功44人次,荣立二等功75人次,荣立三等功184人次。
我是一个喜欢写字的人,也生长在黄河岸边,我搜肠刮肚,很想为老英雄们写点什么,但总觉得自己能想到的文字都是那么苍白无力,都不能表达其一二,只能用魏巍老师的话来表达对他们最崇高的致敬: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