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版:洛阳·社会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2023年2月16日 星期

“大厨村”里新滋味


开栏语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日前召开的全市2022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再次发出激发全市上下“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活力的召唤,会场上如潮的掌声,是一座城对实干者的尊崇与渴求。今起,本报推出《实干追梦赢未来 星火汇炬助辉煌》专栏,聚焦全市广大群众将创新创业的智慧转化为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的生动案例,凝聚在创新创业中共赢未来的广泛共识,让肯拼搏肯奋斗的人生更出彩,为现代化洛阳建设汇聚不竭动力。敬请关注。

“农家餐馆下月初正式开张,院里要拾掇的地方还不少!”昨日一早,伊滨区李村镇耿沟社区居民范勇为就忙碌起来,粉刷墙壁、种绿植,桩桩件件事儿他都要亲自把关。

48岁的范勇为从事厨师行当近30年,凭着好手艺走南闯北,在不少大饭店当过大厨。今年,他打算自己当老板,促使他下定决心创业的,是春节期间社区组织的一场座谈会。

地处万安山半山腰的耿沟社区是远近闻名的“大厨村”,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这里陆续走出一大批厨师,遍布全国各地。目前,村里在省内外工作的大厨有近百名。新春伊始,趁着大厨们返乡过年,耿沟社区党支部邀请老中青三代大厨齐聚一堂,为“大厨村”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

“今年文旅市场全面复苏,社区紧靠万安山这么好的资源,又有这么多厨艺好的人才,发展特色餐饮准没错”“先做几家试试,然后以点带面打造品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结合自己在外工作看到的好做法、新形式,一笔一画勾画着家乡的未来。说干就干,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并征求居民意见后,耿沟社区打算首批打造5家特色农家餐馆,并给予餐具、桌椅等硬件支持。

范勇为第一个报了名,说:“开家店,带着村里的厨师一起干!”面食是范勇为擅长的领域,他初步计划从红薯面、手工花馍入手,配合特色农家小炒,用原生态农家饭带火附近村庄“田地里的食材”。“农家饭里藏着不少人记忆中的美味,还有能触动人心的淡淡乡愁。”范勇为说,万安山一年四季游客不断,他有信心把饭菜做出名堂。

耿沟社区党支部书记范伟峰介绍,这两年,随着伊滨区人气持续上升,耿沟社区外出务工的大厨少了,留在家乡的创业者逐渐增加。36岁的杨园园是该社区青年大厨的代表,他敢想敢干,看好伊滨区的餐饮市场,从天津返回家乡打造了自己的“阿园撸串基地”。如今,它凭借菜式新颖、口味独特,已成为“吃货”喜爱的“网红店铺”。“做厨师是父辈留给我们的谋生之道。”杨园园说,如今消费市场和以前大不相同,年轻人追求新潮要“吃出花样”,因此,他常常外出学习,力争新产品不断档。

“时代在进步,要把‘耿沟大厨’的品牌擦得更亮,离不开敢闯敢试的年轻人。”年近60岁的吴德宪在耿沟社区带出六七十名徒弟,在他看来,传统的“传帮带”固然重要,新时代的大厨也不能少了系统的职业技能学习。目前,耿沟社区的培训中心已进入筹建阶段,从今年3月开始,该社区将与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合作,为居民提供免费的厨师技能培训。

“培训完通过考核,就能拿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将来,咱耿沟的大厨级别将越来越高!”范伟峰说,该社区还在筹办社区厨艺大赛和创新菜品品鉴会,让“耿沟大厨”的招牌更加响亮,为群众就业致富铺就坦途。

洛报融媒记者 智慧 通讯员 张若含 李波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