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人文河洛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2023年2月16日 星期

大隋衣冠尽风雅
□郑贞富
大隋佳人 聂剑帆 画

北周大定元年(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位于丞相杨坚,北周覆亡。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隋”,改年号为开皇。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朝大军灭掉了陈朝,统一全国。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迁都洛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重大改革,建立了隋朝衣冠制度,这个制度一直影响到明朝。

1 迁都洛阳重衣冠

《隋书·礼仪志七》说:“高祖元正朝会,方御通天服,郊丘宗庙,尽用龙衮衣。大裘毳黹(cuì zhǐ),皆未能备。至平陈,得其器物,衣冠法服,始依礼具。然皆藏御府,弗服用焉。百官常服,同于匹庶,皆着黄袍,出入殿省……及大业元年,炀帝始诏吏部尚书牛弘、工部尚书宇文恺、兼内史侍郎虞世基、给事郎许善心、仪曹郎袁朗等,宪章古制,创造衣冠……”

这段话的意思是,隋文帝在正月初一的朝会上才穿通天服,在祭祀时穿龙衮衣。通天服,是汉代以来的天子礼服,重要标志是通天冠,是皇帝戴的一种帽子,其形如山,正面直竖,以铁为冠梁。龙衮衣,是周代以来的天子礼服,在丝绸袍服上绣有龙纹。当时,还没有大裘毳黹等毛皮礼服。灭掉陈朝后,取其天子衣冠,但并未使用。平常百官和老百姓穿的一样,只有朝会时才穿着黄袍。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七月,隋炀帝继位。次年,营建东都、迁都洛阳,进行改革与创新,他用牛弘等人,参考周汉衣冠制度,制定了完备的隋朝衣冠制度。牛弘是隋朝最有名的大儒,《隋书·牛弘传》说:“牛弘笃好坟籍,学优而仕,有淡雅之风,怀旷远之度,采百王之损益,成一代之典章。”

牛弘等人根据古代礼制,首先确立了天子的大裘冕之制、衮冕之制等。大裘冕是天子祭祀圆丘、封禅、五郊等穿的礼服。大裘冕,为冕与中单衣、大裘服、玄衣、纁裳配套。冕的形式是,在圆柱体帽卷上端覆盖广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用桐板做成的綖板,綖板前圆后方,用皂纱裱裹。綖板前后各有十二旒,旒就是用五彩的丝绳十二根,每根穿五彩玉珠十二颗,每颗间距一寸。所谓玄衣、纁裳,玄即青黑色,纁即黄赤色,玄与纁象征天与地的色彩,上衣绘日、月、星辰等六章花纹,下裳绣火焰、粉米等六章花纹。衮冕是天子的朝服,衮冕即衮衣和冕,冕与中单衣、玄衣、纁裳配套,也有十二章花纹。

2 大隋衣冠惊突厥

大裘冕、衮冕只有天子可以穿戴,而远游冠,天子和皇族都可以穿戴,但形式有差别。《隋书·礼仪志七》说,远游冠之制,“天子加金博山,九首施珠翠。黑介帻、金缘,以承之”。“太子、亲王加金附蝉,宗室王去附蝉,并不通于庶姓。其乘舆远游冠服,白纱单衣,承以裙襦,乌皮履。拜山陵则服之”。

天子的远游冠,冠上加金博山,这是一种用黄金制成的山形饰品,上面镶嵌九颗珠翠。黑介帻、金缘,是一种绣金边黑色长耳的头巾,它的作用是固定金博山。而太子、亲王加金附蝉,金附蝉是蝉纹金珰。金珰在东汉就已出现,珰当冠前,以黄金为之,故名。天子和皇族去祭先皇陵墓时,戴远游冠,都着白纱单衣、裙襦,裙襦是裙子与短衣。同时,穿乌皮履,即黑色的皮靴。

武弁,是天子和大臣狩猎、出征时所戴之冠。武弁是用乌漆纱做的,五品以上官员的武弁有琪,就是玉珠。天子戴的皮弁是用十二颗珠子装饰的。太子和一品官九珠,下至五品官每品各减一珠,六品以下无珠。穿的衣服是袴褶,袴就是裤子,褶就是上衣。袴褶的束腰,用宽三寸半的皮带。巩义夹津口隋代墓葬所出的一件陶俑,身着宽领、宽袖上衣,腰束带子,下着长裤,裤自膝部束为一体,脚穿靴子。这是隋朝袴褶的基本造型。

不同等级和类别的官员,着装都不同。比如,《隋书·礼仪志七》说:“獬豸(xiè zhì)冠,今御史服之。御史大夫以金,治书侍御史以犀,侍御史已下,用羚羊角,独御史、司隶服之。”獬豸冠,又称法冠,都是御史等执法官吏所戴。法冠上有象征獬豸角的装饰。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头上有一角,能辨曲直,见人相斗,则以角触邪恶无理者。将象征獬豸角的装饰制于冠上,是希望戴冠者象獬豸神兽一样,明辨是非、忠贞不渝。隋朝的獬豸冠,獬豸角分别由黄金、犀牛角、羚羊角制成。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正月初一,东突厥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来朝,心慕大隋衣冠,请求赐给冠冕,隋炀帝不同意。次日,他率使团上表,固请衣冠。隋炀帝大悦,对牛弘等人说:“今衣冠大备,致突厥归化易服,此乃卿等功也。”

3 隋朝女装美如花

隋朝是一个男女平等的开放社会,隋朝妇女上至皇后,下至女奴,都不同程度地参与社会生产活动。在以自给自足为主体的农耕社会中,男耕女织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形式。妇女从事的劳动,主要是养蚕与纺织。隋朝的纺织业很发达,创造了发达的衣冠文明,包括灿烂的隋朝女装文化。

隋朝制定衣冠制度后,皇后的礼服分四种,有袆衣、鞠衣、青服、朱服。袆衣,就是最高档的翟衣,深青质,文以翚翟,即衣服上绣有翟鸟(锦鸡),还绣有小花间隔和彩绘的纹饰。鞠衣,是皇后的春服,也是九嫔的春服。九嫔是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鞠衣,其色如桑叶始生,又谓黄桑服。青服,是皇后、九嫔及从三品以上命妇(诰命夫人)的朝服,由青色丝绸制作。朱服,形式与青服一样,由红色丝绸制作,是皇后、九嫔及从三品以上命妇宴请宾客时的礼服。

九嫔、命妇和公主等女贵族的正装,也是翟衣。九嫔与太子妃之翟衣,大致仿皇后的袆衣,由青色丝绸制成,上绣九只五彩翟鸟。命妇的翟衣,也是以青色丝绸制成的,绣有不同数量的翟鸟,所绣翟鸟之数量对应相应的品级:第一品九只,第二品八只,第三品七只,第四品六只,第五品五只。

这些服装,不到一定的品级是不能穿的。那么,没有品级的宫女穿什么衣服呢?宫女,都穿展衣、褖衣。展衣是白色或红色丝绸长裙,褖衣是镶边的各色长裙。

民间女子的服装是什么式样呢?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安阳发掘了一座隋代砖室墓。墓中随葬品极为丰富,其中的乐伎俑备受人们的关注,是研究隋朝服饰的实物资料。这批俑共8件,在服饰上大体相同,全都头梳平髻,髻后发部插梳子,上身穿窄袖襦衣,下系间色条纹高腰束胸裙,长裙高系于胸前打结,锦带下垂而飘逸。出土时其衣裙有绿、褐、红、黄诸色,异常艳丽。

洛阳出土的隋朝女俑多穿小袖高腰长裙,裙系到胸部以上。发式上平而较阔,如戴帽子。巩义夹津口隋代墓葬女侍俑,穿小立领开襟袍,但袒露胸部。西安隋朝李静训墓出土的女俑,穿大袖衣,长袍、垂带,发作三叠平云,上部略宽。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