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人文河洛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2023年2月16日 星期

故都伽蓝两相忆


11日下午,“情系大运河”系列讲座在市图书馆第一报告厅继续进行,此次由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教授王建国为广大读者带来“《洛阳伽蓝记》中的文学”主题讲座。

《洛阳伽蓝记》是北魏割据政权——东魏迁都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十余年后,抚军司马杨衒之重游洛阳写的,以记载北魏都城洛阳佛寺(伽蓝)兴废为纲,记述北魏从“光宅嵩洛”到“皇舆迁邺”的史实,兼述洛阳的城邑建制和当时史事,既是一部杰出的地理方志,又是一部文史俱佳的著作,素有北魏洛阳“百科全书”之美誉。

《洛阳伽蓝记》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后世将其与郦道元的《水经注》、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并称为“北朝三书”。本次讲座从“文学性”着眼,分别从“开创空间叙事之法”“真实世界与虚幻世界的交融”“冷笔与热笔的变换”等三个方面举例,剖析全书艺术结构的精妙之处。

比如,作品中有着严整的空间叙事结构。在介绍城门时,按顺时针方向,从洛阳城东的建春门(象征春天)开始,到广莫门(象征冬天)结束,依次详实地介绍了北魏洛阳十三城门的方位、历史沿革、功能布局等。

比如,作品采用骈散相间的散文体式描绘都市风情,描写“洛阳大市”的繁华:“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金银锦绣,奴婢缇衣;五味八珍,仆隶毕口。”以骈俪之笔生动地展现了洛阳贸易之盛、货物之丰、商人之富。

《洛阳伽蓝记》虽以记为名,却以京都大赋和骈散结合等笔法书写北魏洛阳城。近代文史大师顾随先生说过:“《洛阳伽蓝记》漂亮中有沉痛,杨衒之写建筑与佛教,实写亡国之痛,不可只以浮华视之。”

“《洛阳伽蓝记》记述的是洛阳从废墟中得到重建,又从繁盛都市复归于丘墟的过程。杨衒之重览洛阳时已遍城荒凉,所以‘慨念故都,伤心禾黍’。”王建国认为,书中出现的一寺一物往往连带着一段沧桑的历史,作者用沧桑的历史变故与人物变迁,反衬壮丽无比的宝塔与金刹,由此形成回肠荡气的悲壮之美,构成全书悲凉的美学风格。

洛报融媒记者 张静静 通讯员 张炜 邵园亮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