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二岁时,随父亲进洛阳城,看到城里的楼上楼下、电灯喇叭,工厂商店、马路影院,心里很是向往。
我问父亲,怎么才能成为城里人?
父亲说,好好读书,考上大学。
我记住了父亲的这句话。
小学、初中,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都不错。初中毕业时,我们班50多个同学,只有5个考上了高中,我是其中之一。
我们村离县城有50多里,高中教师有一半是民办教师,教学水平不高。高中两年,我学习并不是很刻苦。毕业时,全校只有两个同学考上大学,我连预选都没有通过。
这一年,教育部把高中的两年制改为了三年制,我们高中打算在毕业的学生中招高三学生,我接到了学校的通知书。
那一年虽然我已经17岁,心里其实很是茫然,我不知道自己再读一年,究竟会是一个什么结果。但是父亲的那句话不时就在我脑海里闪现,别人能考上大学,自己为什么不去再努力一下?
我把想上高三的想法告诉了家里的大人。谁知,我家的4个大人——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一致反对,已经拿到高中毕业证了,还上什么高三?考大学,可能吗?
大人们的态度让我浑身冰凉,想到从此再也不能上学读书了,我不由得悲从中来,突然情绪失控,号啕大哭起来。最后,终于先把母亲的心哭软了,把父亲哭妥协了,爷爷、奶奶在乡邻的劝说下,也同意了。
第二天,我拿着父亲给的15块钱学费和一袋干粮,又进了校门。
再一次坐到能心无旁骛学习的教室里,想着来之不易的读书时光,我再也不敢懈怠了。那一年的学习真努力,虽没有“头悬梁,锥刺股”,但用“夜以继日”来描述,一点都不为过。
真的应了“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这次高考我考了505分,超出当年本科录取分数线16分,被省城的一所大学录取了!我成了自高考制度恢复后,我们村第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学生。得知自己被录取的那一刻,我竟有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感觉。
几十年来,我一直为自己能坚持读书而欣慰,是坚持读书,让我走出了村庄;是坚持读书,让我看到了外面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