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寨,是平乐村旧时的称呼,它就是今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平乐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金秋,我们走进平乐,讲述一段古老的故事。
1 平乐观和平乐园
清代杭世骏《三国志补注》卷一说:“《洛阳记》:‘平乐园,魏明帝造,即平乐观之地也。’今城东平乐保是。”《洛阳记》是西晋陆机的著作,记载平乐园是曹魏明帝在平乐观旧址上建造的,位置在清代洛阳城东的平乐保。平乐保,又称平乐寨,就是今平乐村。
平乐观建于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这里是皇帝举行大型庆典、百戏演出、讲武观兵的大型场所。汉和帝时,兰台令史李尤作《平乐观赋》,描述了平乐观的宏大气象,称它:“大厦累而鳞次,承岧峣之翠楼。”“龟池泱漭,果林榛榛。”
《平乐观赋》重点描述了当时百戏演出的场景:“戏车高橦,驰骋百马;连翩九仞,离合上下;或以驰骋,覆车颠倒。”这里讲的是大型马戏表演,还有乌获扛鼎、吞刀吐火、凌高履索、飞丸跳剑、鱼龙曼延等百戏节目。所谓百戏,是古代杂技、歌舞及民间各种音乐技艺的总称。
平乐观毁于董卓之乱。曹魏时期,在平乐观旧址上建的平乐园,成为贵族们的聚会宴饮之处。曹植《名都篇》云:“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脍鲤臇胎鰕,炮鳖炙熊蹯。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该诗的意思是,我从封地(曹植的封地在陈郡,今周口市一带),回到洛阳,大宴于平乐园,美酒一斗便值十千钱。细切了鲤鱼,烹煮了虾羹,爆炒甲鱼,再烧烤熊掌。呼朋引伴前来入座,长长的筵席顷刻坐满。来宾们蹴鞠和击壤忙个不停,身手敏捷,花样翻新。太阳永远疾驰在西南,流逝的光景不可追攀。盛宴后我们如云骤散,明天清晨再来此畅饮游玩!
隋炀帝迁都洛阳后,整修了平乐园,使这里成为一处重要的军事基地。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夏,瓦岗军发兵十万,攻打七万隋军驻守的平乐园,双方血战数日。隋军除少数人突围外,其余皆阵亡。同时,瓦岗军也损失过半。此战,加速了隋朝的灭亡,瓦岗军也走向了衰落。在此战中,平乐园被夷为平地。
2 且忆旧时平乐寨
明朝初年,在平乐一带进行移民屯垦,使这里逐渐形成大型集镇。清朝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的平乐之战后,这里修建了平乐寨。明、清、民国时期,平乐隶属洛阳县。
这里的平乐之战,指的是捻军攻打平乐之战。同治元年三月,捻军张洛行部由南向北而来,兵临龙门镇,兵锋直抵洛阳城。当时,河南省驻豫西剿匪的总指挥是副总兵杨飞熊,他是个贪生怕死之徒,带两万清军,不战而逃,逃到了平乐镇。
但是,捻军未能攻克洛阳,原因是洛阳城池坚固。更为重要的是,河南知府安奎组织了地方民团三万多人守城。
捻军损兵折将,无法破城,就撤兵向平乐镇进发。杨飞熊见捻军前来,弃镇而逃。平乐团总郭宽平,转移群众后,带领民团数百人,与捻军展开了激战,民团大败。捻军将平乐洗劫一空后,转兵西进,攻克新安、永宁(今洛宁)等县城。驻陕州的清军将领李续焘率部和洛阳民团,在永宁大破捻军。捻军向西南撤走,进入陕西省。
此役后,杨飞熊被明正典刑。河南府要求,各村普遍修建圩寨。圩寨是一种小型的城池,有的用砖头堆砌,有的用石块建造,有的用土堆成。平乐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修建的。
1932年,地理学家倪锡英在洛阳考察后写的《洛阳》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平乐寨。他说:“平乐村在洛阳城东北二十里,与其说它是一个村,无宁说它是一个小城来得确当些。村的四周,是一个极大的土围子,周围有四五里,分设着东西南北四个城门。”“那土城上面,到处还设着碉堡,遇到匪警时,这碉堡便是探望敌情和报警的一个地方。”
倪锡英在书中还介绍了平乐的管理、经济、教育等各方面的内容,他最后说:“这样的村庄,可以说在中国现阶段的农村中是少见的,他们富有‘自卫’‘自治’‘自养’‘自教’的能力,和古时封建制度下的部落一样。洛阳乡间的大多数的农村,全和平乐村一般,这是因为这些农村还没有直接受到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影响,因此,只要年岁丰收,没有战争兵祸,人们还能过得一时平安的生活。”
但是,平乐寨并没有保存下来。1944年5月,日军集结重兵攻打平乐寨,平乐民团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平乐寨最终沦陷,日军在这里烧杀抢掠,犯下了滔天罪行。
3 郭氏正骨誉满天下
倪锡英写道:“平乐村里面,有很整齐的街道,两旁夹植着绿树,树荫里建着住屋,那些房子都建筑得很高大很精美。内部的陈设也很精美,平乐村在科举时代曾出过许多文人,因此与别的乡村不同,处处显着文雅的气象。”
但是,这些建筑目前只保留了一个院子,共存三座建筑,这就是郭祥泰故居,即益元堂旧址,是平乐郭氏正骨的发源地。
关于平乐郭氏正骨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是,郭祥泰作为第一代传承人,是大家公认的。清代张象山《乡村志异》卷三云:“郭祥泰,洛阳县平乐人也。初为河南府医士,台湾府民变,从云鹤将军、领太医院随军执事肖梧岗,至台湾府平乱,专理骨伤,以功授五品随军医官。王师凯旋,祥泰归故里,肇益元堂,专医骨伤。”
郭祥泰的儿子郭树信(字敦甫)、孙郭贯田(字寸耕)、曾孙郭聘三(字礼尹)都是名医。民国高祐《嵩洛草堂遗编》卷二《郭聘三》条目:“清郭聘三,字礼尹,祖籍平乐 。平乐郭氏之医,以接筋骼著,至聘三其艺遂擅天下。平乐,故汉园。郭,大族。明清五百年间,甲科簪缨,为中州冠。而聘三父子,独以名世。自其大父敦甫,尝获异授。父寸耕,踵受方术。聘三承祖父业,加以深邃恢闳,旁通《灵》《素》,折衷诸先哲奥秘,成一家法。”
这里介绍了平乐郭氏正骨的传承,郭祥泰的后人以接骨而闻名。同时,介绍了平乐村是汉代名园,郭氏是明清以来的名门望族。
高祐接着说,有些骨折,西医束手无策,求助于郭氏才能治愈。于是,“莫不叹服奇绝,郭氏医遂为中外所独有”。接着,高祐举了郭寸耕的三个医案,他治好了河南知府文悌长子等人的骨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因庚子之乱而逃到西安府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因《辛丑条约》的签订而起驾回京,“车驾至洛,文太守以义行闻,慈禧太后以擘窠体篆‘好好’两言赐”。
至于郭聘三,高祐评价甚高,他说:“聘三孝友勤朴,少理家政,复工医,医日精,名日闻,而足迹未尝出里闬。友人高祐客箕山,有居停老人山行足折,介祐书迎迓而愈之。旋宿山馆中,所至壅门请医,辄如家居时。有龟背釜胸而两足挛卷者,聘三为医之如成人,夫伛偻跛躄千古良工无能如何者,其神异如此。”
这段话有三层意思:一、郭聘三一般不出诊,高祐在箕山教学时,有一老人骨折,高祐把郭聘三请到了箕山,治愈了老人。二、郭聘三在箕山治愈了很多病人。三、“有龟背釜胸而两足挛卷者,聘三为医之如成人”,此病人龟背釜胸、两足挛卷,但郭聘三把他治好了。
高祐最后说:“郭氏既以医名天下,而远近无传其术者。礼尹父子不著书,无医案,而筋理密致,又非自幼入门多年口授不能精,是以独成绝技。”这门绝技,自郭聘三之后,又经郭灿若、高云峰、郭维淮等几代人,一直传承到今天。如今,这门绝技,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我国中医骨伤科最大学术流派。
平乐古寨觅遗珠,这里有太多的文化遗产之珍珠,这个故事很长很长,以后我们还会慢慢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