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版:洛阳·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
中信重工深耕“一带一路”,产品已出口68个国家和地区
“洛阳造”大国重器沿着“一带一路”卖全球

中信重工为“华龙一号”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厂提供的筒体铸锻件 (企业供图)
中信重工总包的柬埔寨CMIC水泥项目 (企业供图)

金秋十月,距洛阳1万余公里的刚果(金)卡莫阿-卡库拉铜矿建设进入冲刺阶段,由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重工)提供的2台直径7.0×10.56米球磨机正在紧锣密鼓安装。这只是中信重工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矿产资源领域的冰山一角。

作为我国首批国际化经营企业之一的中信重工,近10年来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产品已出口68个国家和地区,“洛阳造”大国重器进一步卖全球,书写“洛阳制造”“洛阳力量”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精彩篇章。

1 深耕“一带一路”,叫响“中国制造”品牌

卡莫阿-卡库拉铜矿探明资源储量4359万吨,是非洲大陆最大铜矿项目,由中国、加拿大与刚果(金)政府合资共建,预计年产铜80多万吨,将成为全球第二大铜矿。

“依托我公司强大的核心制造和综合服务能力,卡莫阿-卡库拉铜矿一期和二期项目均提前数月投产,我们也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擦亮了“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当前卡莫阿-卡库拉铜矿三期项目2台球磨机安装顺利,我们团队将全力保障安装和服务工作,确保三期项目球磨机提前投产。”中信重工国际公司非洲区项目经理袁新潮信心满满地说。近3年来,他所在的团队成功向该铜矿交付10余台矿山关键设备及备件,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核心装备全覆盖。

从半自磨机到球磨机,从提升机到转炉、阳极炉,走进全球十大高品位超大型铜金矿之一的塞尔维亚丘卡卢-佩吉铜金矿,保障铜金矿正常运转的10余台超大型核心矿山装备均来自中信重工。该企业参与项目建设时长超过3年,最终实现了高标准交付,设备自运行以来故障率几乎为零。

深耕“一带一路”,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叫响“中国制造”品牌。出口非洲加纳纳穆蒂尼金矿的直径8.2×12.7米溢流型球磨机,刷新了我国出口海外最大规格球磨机纪录;EPC总包的CMIC日产5000吨水泥生产线,达到了柬埔寨单线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水平;大型半移动式破碎站受到瑞典行业巨头青睐,标志着中国产高端矿山装备在欧美高端市场有了“话语权”……这些无一不是中信重工等中国企业抱团出海,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具体实践。

2 坚持创新驱动,接连取得突破性成就

近年来,中信重工通过战略布局、深耕细作,构建了具有全球化研发、营销、生产、服务四大功能的国际化布局,形成了“成套、主机、备件、服务”四大全球化服务领域。

截至2022年年底,中信重工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设立7家境外机构,市场拓展至欧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中亚、东南亚等区域,产品和服务覆盖68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矿山装备供应商和服务商。在非洲,中信重工已经成为该区域最大的矿山装备供应商,累计向10余个国家出口大型矿山设备约180台(套)。

中信重工相关负责人介绍,这背后是中信重工坚持创新驱动、主动破题的持续攀登、久久为功,以及在超深矿建井、特大型选矿领域上百项全球领先核心技术的支撑。如今,中信重工已从主要依托矿山及重型装备业务升级为重型装备、工程成套、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装备均衡发展的业务体系。

不止于此,中信重工在核电关键技术设备领域的自主创新接连取得突破性成就,带动“中国制造”享誉海外。

中信重工依托中国大型铸锻和热处理中心,为我国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项目走出国门助力,为“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厂研制了60余件铸锻产品,助力我国实现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跨越。

3 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构建高质高效供应链

在推动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同时,中信重工积极参与相关领域国际标准制定。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得益于种种优势,中信重工严格按照出口国认证规则开展产品认证工作,积极推动产品从国内市场全面走向国际市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遵守国际“游戏规则”的同时,中信重工通过不断加强供应链能力建设,打造公平、公正、公开的供应链生态,构建高质高效供应链。目前,供应链业务范围涵盖14个国家和地区。

“担当国企责任,牢记制造强国使命。”中信重工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中信重工将全面优化和扩大海外业务布局,持续完善企业海外机构功能,提升服务全球客户的及时度,在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中实现自身国际化高质量发展,让更多“洛阳造”大国重器扬名海外。 洛报融媒记者 郭学锋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