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年助餐点享受一顿方便美味的早餐,在养老服务中心感受无微不至的日间照料,在社区老年活动室中休闲放松、感受“夕阳红之乐”……行走洛龙,大大小小的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里,老人们乐享贴心服务、感受幸福生活的画面令人目不暇接。近年来,洛龙区聚焦辖区老年居民生活需求,以多样化的特色服务和提质举措,将高品质养老服务送至居民身边。
服务升级、项目丰富
养老服务中心笑语连连
清晨7点,位于洛龙区安乐街道西岗社区的李记优质牛肉胡辣汤店门前已有序排起了队。(如图)自11月初成为洛龙区老年助餐点后,该店每日清晨都有近70位社区高龄老人前来用餐,每位老人胸前都挂着一张就餐卡。“凭这张卡,我们只花3元就能吃饱。”端着热气腾腾的早餐,社区居民王发岐高兴地说。
81岁的史秋芝竖起大拇指说:“以前吃饭要么自己做,要么去市场买,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点的早餐味道好、价格低,吃完还不用自己洗碗刷锅,真是好。”
“助餐点是今年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升级改造打造的重点项目之一,每餐只收3元,保证老人们吃饱吃好!”西岗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留欣介绍,原本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不具备就餐功能,为完善相关服务,社区对接辖区爱心商家打造老年助餐点,为辖区200余位70岁以上居民办理了就餐卡。“我们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办理了就餐委托卡,其家人可以来助餐点为其打饭并带回家。”王留欣说。与此同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根据居民反馈,还在进一步扩建升级,将在原有养老服务、日间照料、政务办理、文化活动、休闲娱乐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医养结合、老年课堂等服务功能,“让养老服务中心功能覆盖更广、服务精准度更高,给社区老人带来触手可及的便利。”安乐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洛龙区民政局了解到,目前该区共完成养老服务设施建设154个,包括城市区养老服务设施49个、村改居养老服务设施105个。其中,多个街道、社区级养老服务中心结合辖区老年人口构成、老年居民需求方向等,不断升级拓展养老服务中心项目,与社会专业化养老机构、爱心商家等联合,引入老年助餐、医养、文化惠民、上门助浴助洁、出行就医陪伴等特色化服务,打造各具特色的养老服务品牌。
与此同时,各辖区进一步探索公办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模式,与社会养老机构进行合作,对多个镇(街道)公办敬老院设施进行完善改造,扩展建筑面积,加装电梯、专业护理床位等服务设施,升级打造乡镇区域集中养老服务中心,以集中式养老、公益性运营、灵活机动服务的方式为村改居、涉农地区老年人打造集中互助养老场所,提升特困老年群体的集中供养水平。
多元融合、服务专业
居家养老便利多多
“上门服务让老年人过得舒心,子女们也更加放心!”近日,太康东路街道南王社区居民焦素芳老人的家人感慨道。
80多岁高龄的焦素芳因病常年卧床,每周都会电话预约上门助老服务。助洁、助浴、按摩护理、保健知识宣传……专业护理人员刘桃娥动作麻利、态度亲和,已成为焦素芳老人一家离不开的“生活伙伴”。“咱们专业护理人员的服务非常贴心,帮助老人做卫生、洗浴,还能陪伴下楼一起遛弯儿,护理难题迎刃而解,我们生活得更加舒适安全。”焦素芳的爱人表示。
从洛龙区民政局获悉,为破解老年人居家养老难题,提升居民居家养老生活品质与专业程度,洛龙区坚持以家庭照护为基础,探索构建以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智能化管理为支撑的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服务体系,先后精选4家专业化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联合开启“三合一”式入户助老服务。
“‘三合一’式入户助老服务包含适老化入户改造、智能监测设备入户及养老服务入户。”洛龙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全面提升“银发一族”的居家养老环境,该区以适老化入户改造方式,对老人的居住空间进行地面防滑、安全扶手加装等升级改造,打造安全、舒适的居家环境;联合专业机构在老人居家生活区域内安装智能监护设备、呼叫求助设备等,方便老人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呼救,或自主预约上门服务;与此同时,在上门护理方面,与专业化养老机构进行合作,由各养老机构选派专业精、经验足的专业人员上门服务,根据老年居民需求提供健康管理、助餐配餐、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等个性化服务。
截至目前,洛龙区已为2.9万余名老年居民提供家庭床位改造及上门服务。此外,2024年,全区新增养老服务技能培训站(实训室)20个,完成270余人次护理员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技能素养。
特色突出、生活多彩
让“养老”变“享老”
“跟随音乐节奏,注意队形变换……”近日,在学府街道国宝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活动室内,居民周阿姨正带领舞蹈班的老年学员们练习新节目。一位位学员精神饱满、身姿灵动。在隔壁的书画室中,79岁的居民朱先生正认真讲解国画课程,运笔、用墨、构图……学员们聚精会神,认真记录。
“一系列的老年文化培训课程就是我们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金字招牌’。”该社区负责人李贺介绍,依托社区“三自”组织,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设了10余种文艺兴趣课程,“不少老年居民在参与学习的同时,主动担任义务教学工作,让退休生活更加充实多彩!”
在龙门石窟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里,专业护理工作人员正向前来咨询的居民介绍独具特色的旅居养老服务。“如今,选择‘候鸟式’旅居养老方式的老人越来越多。”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紧邻龙门石窟风景区,吸引了很多老人前来体验跨区域旅行养老。中心除提供生活照料、健康护理、助餐、助医等服务外,还根据旅居老人计划居住时间、自理程度、饮食习惯、兴趣爱好、精神文化需求等为其制定私人旅居养老方案,打造涵盖吃住玩、医养康的一站式旅居养老平台,受到众多老年人的欢迎。
“让‘养老’变‘享老’,除了重视硬件设施的升级改造,各街道、社区独具特色的助老、文化、民生服务更为居民的老年生活增添了温度与色彩。”洛龙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洛龙区是中心城区,交通、文旅、公共服务等方面优势明显,民政管理部门持续鼓励各街道、社区因地制宜,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养老服务模式。在此过程中,先后涌现出国宝社区“星宝”老年文化服务、西岗社区“爱心义剪”助老志愿服务、龙门石窟街道旅居养老服务、天元社区“五老”圆梦艺术团等亮点服务与品牌。
“当前,居民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已发生较大改变,从生活照料需求向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转变。”洛龙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后,洛龙区将持续推进城乡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组织各街道、社区深入开展养老服务需求调研,结合辖区老年人数量、类别和服务需求,对各养老服务设施功能布局进行优化;鼓励医疗机构设立养老床位和养老病房等,深入推广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增强优质社会养老机构品牌带动力,在筛选引入专业化服务的同时,强化专业养老服务行业人才队伍的打造,不断夯实完善服务保障体系,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托起群众幸福生活“夕阳红”。
姚嘉慧 苟华云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