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洛 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
登骊山兵谏亭
云梦幻境 (国画)
“鸟巢”会不会下雨
新闻网广告
卿卿 我我
一片冰心在玉壶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7 月 31 日 星期    【打印】  
知多一点
“鸟巢”会不会下雨
林文龙
  “北京会不会下雨?2008年8月8日,如果会下雨,别的地方可以不管,你们能保证‘鸟巢’这块地方不下雨吗?”北京市气象局局长、奥运气象服务中心主任谢璞曾遇到这样的询问。

  2006年,多哈亚运会开幕式被一场意外之雨弄得措手不及,由于雨大风急,不仅全场4万名多观众全变成“落汤鸡”,表演中还临时取消了不少有创意、难度大的场面。

  不知道老天爷最终会摆出什么样的“脸色”,北京的气象部门不得不未雨绸缪,人工消雨是他们的应急保障措施之一。

  下雨其实是一种复杂的物理现象,专业术语表述为“大气中云水转化成雨水的微物理过程”。水汽蒸发成云后,微小的水滴会一直悬浮在空气中,直到微尘等杂质粒子出现。杂质粒子相当于一个“核”,小水滴遇到它会依附在上面,形成冰晶,然后通过与其他小水滴碰撞、合并、凝结等物理变化,不断“长大”,越来越重,落到地面上,这就是下雨。

  在水汽充足的条件下,人为地往云中播撒适量的“核”,可以增加降雨量,延长降雨时间。谢佛尔和冯纳格的播云增雨法(美国,1946年)的原理是在云里播撒催化剂干冰或碘化银,就能增加“核”的数量,从而加大一片雨云的降水量。目前播云增雨的做法是用飞机、高炮、增雨火箭把碘化银、干冰播撒到云中的适当部位,进行人工增雨。

  可以说,人工消雨与人工增雨是同一原理的反向应用,这就是通过过量播撒催化剂,让特定时间、地点的云中“核”比例大增,小水滴各得其所,不会互相依附变大,从而延缓和减弱降水。

  众所周知,自然降水的形成有一个过程,无论是小水滴还是“核”,它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增加到一定数量,再互相配合形成超重的大水滴,变成雨掉下来,都需要时间。一场下在北京的雨,源头可能在内蒙古。这也为人工消雨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就是让雨提前下。”北京市人工影响大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蔷说。可以在保护区上风方及周围邻近地区进行人工增雨作业,调节降雨的时间、空间分布,使保护区内无雨或下小雨。比如,一片雨云从内蒙古过来,如果不管它,雨云飘到北京的时候,就能聚集成足够的小水滴和“核”,并形成降水。“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人工增雨的方式,在内蒙古或河北,让这片雨云的降水能量提前释放,这样就可以把降水阻挡在北京之外”。

  从2002年开始,北京开展了针对奥运会开、闭幕式的人工消雨试验研究。

  经过一系列研究试验,中国气象局组织北京市气象局和一些院校的权威专家,编写了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人工消雨作业实施方案。其中提及,奥运期间,北京计划以中心城区为基点,在距离其90公里至120公里、45公里至60公里、15公里至20公里的范围内,设置3道防线,利用飞机、火箭、高炮等设备,并与河北、天津等周边地区进行联动联防,尽量消云减雨。日前,北京市共有170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分布在周边的26个试验点,从全国抽调的气象专家组成的北京奥运气象团队也已进入备战状态。

  这几年的试验也表明,对于较弱的降水天气过程,能够做到及时消雨准确无误,但对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强降雨过程,实施人工消雨作业,只能降低降水强度,而不能达到完全消除降水的预期效果,一旦遭遇体形特别长的积雨云,无论是飞机、高炮,还是火箭都效果甚微,所以最理想的结果也只能是“暴雨化小,小雨化无”。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