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版: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5年1月1日 星期

洛阳农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参展办会,成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常态”
2013年10月,我市3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京参加第五届全国优质农产品展销周活动
2014年4月,在洛阳·201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名优产品博览会上,我市农产品精彩亮相引人注目

本报记者 白云飞 文/图

核心提示

全面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是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洛阳农业产业发展要提速增量、提质增效,除了在农产品提质、加工和流通等方面下功夫,通过参展办会为农产品的市场开拓、品牌推广,搭建一个直接、互动的平台,探索有效的营销模式,正逐渐成为我市农业产业化的风向标和“新常态”。

2013年11月30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武汉开幕,我市18家农业产业化企业组团参展。这是我市首次参加国际性农业展会。

去年4月10日,洛阳·201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名优产品博览会开幕,全国380家农业产业化企业齐聚洛阳。这是我市首次举办全国性农业展会。

去年11月26日,2014中国·洛阳牡丹加工产品展销会开幕,全国68家牡丹加工产品企业来洛参展。这是我国首次举办牡丹加工产品专项会展活动。

2014年12月26日,第二届洛阳名特优农产品(上海)展销周,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开幕。我市60多家农业企业在沪办展,宣传推介农产品。这意味着我市农业产业“走出去”正逐步实现常态化。

…………

不难看出,从组团外出参加大型农业展会的探索,到洛阳本地举办农产品展会的实践,再到主动跳出洛阳,到外地办展推介的尝试,参展办会正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常态”。与此同时,洛阳现代特色高效农业的产业化之路也越走越宽。

1 看变化,农企经营理念加速升级

上海,中国经济发展的桥头堡,也是国内最大的农产品销售市场之一。2014年12月26日至28日,洛阳名特优农产品(上海)展销周开幕3天来,我市60多家企业累计销售额超过200万元。

“爬树鸡”白天在林中自由觅食,吃林中野草和小虫子,晚上趴在树枝上睡觉,肌肉结实,脂肪含量低……在嵩县农垦爬树鸡科技服务公司的展位上,工作人员声情并茂的介绍,吸引上海市民纷纷解囊。

这是“爬树鸡”第一次“飞”上上海市民的餐桌。“此次展销周共带来1000只鸡、5000枚鸡蛋。从3天来的销售情况看,这些货根本坚持不到最后。”公司负责人坦言,没想到市场如此火爆。

2013年,在武汉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是嵩县“爬树鸡”第一次外出参加展会。“当时我们认为参加会展都是走形式,不愿参加。”该负责人回忆,在参展时,由于缺乏营销技巧,“爬树鸡”无人问津。

2014年年初,蛋禽市场遇冷。为尽快打开销路,公司主动参加洛阳·201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名优产品博览会。这次他们有意识地在展会上学习其他公司的特色营销方式,口号宣传、现场品尝、搭配销售等营销手段纷纷上阵,销售效果出乎意料。

随后,在市场的刺激下,公司又先后辗转驻马店、青岛等地参会,“爬树鸡”松花蛋、真空包装“爬树鸡”、青壳蛋等产品相继上市。如今,谈起发展计划,企业负责人踌躇满志:计划5年内“爬树鸡”养殖总量达到500万只,让“爬树鸡”飞向全国。

“‘爬树鸡’的成功并非个例。如今,很多农业企业已从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参与,逐步摒弃传统经营理念,开始面向市场培育品牌,发展的视野和路子也越来越宽。”市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蒋智涛说。

2 看实效,采购招商带来“真金白银”

25个项目投资额57.7亿元,这是2014年4月举办的洛阳201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资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提交的农业招商成绩单;在2014年10月青岛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我市企业当场签约采购订单8个,协议金额2200万元……

“销售火爆、订单采购、招商签约已经成为每个展销周上的关键词。”市农业局负责人介绍,现在,除了现场销售,与采购商签订大订单、吸引社会资本和龙头企业投资,往往更被政府和企业看重。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我市通过参展办会,签约的农业项目和购销合同金额近300亿元。

以洛宁蒸肉的产业化为例。蒸肉是被本地人津津乐道的美食。洛阳谷香谷色农业科技公司研发的速冻洛宁蒸肉,加热即食,方便快捷。然而销售一直不温不火。近年,公司通过展会,进行农超对接,购销合同纷至沓来,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武汉等多个大中城市,销售收入迅速增加,生产规模持续扩大。

“通过多年扶持,洛阳农业的特色优势逐步显现,‘农’字号产品的类别不断增加,质量有效提升,产能逐年扩大。然而,很多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卖难问题。”该负责人说,大型展会往往聚集了大批个头大、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和采购商,深入合作往往能给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回报。

“不仅如此,置身全国大市场,在洛阳农业企业扩大销路的同时,也展示了洛阳农业的形象。这种隐性的招商效果难以估量。”该负责人坦言。

3 看模式,政策引导农业产业格局重塑

在发达国家和市场经济发展成熟的国家,展会是非常重要的营销方式,产销企业担纲展会组织和参展主体。在我市,较之于工业,农业仍是薄弱产业,涉农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开放思维相对滞后。所以,近年,无论是外出参展还是独立办会,参展布展的组织实施和展位费用主要由政府承担。

“在‘政府买单,企业受益’的参展办会模式下,政策和资金不断向农产品宣传推介和品牌打造方面倾斜,获得的效益也是多重的。”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不仅可以减轻企业负担,还可引导企业重新塑造自身商业模式,促进农业领域开放招商,这对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作用不可估量。

近年,我市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和开放招商,吸引社会富余资本流入农业领域;另一方面通过参会办展,让刚刚成长起来的农业企业尽快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实现做大做强。两者相互作用、循环带动,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据有关部门统计,近3年,我市社会投资的农业项目达185.9亿元,是政府农业投资69.5亿元的2.7倍。在现代农业会展的直接刺激下,随着农业企业的梯次发展和招商项目陆续落地,传统农业开始迅速向现代农业转变。“特色”“品牌”“走出去”等正成为洛阳农业发展新的代名词。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