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戚帅华)2014年,是我市旅游业又一个丰收年。据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统计,去年,全市共接待游客9469.8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600.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1%和23.9%。其中,接待入境游客84.2万人次,同比增长20.2%,旅游创汇23816.28万美元,同比增长17.34%;接待国内游客9385.61万人次,同比增长9.93%,国内旅游收入586.67亿元,同比增长24.07%。
过去一年亮点纷呈
关键词:旅游标准化
去年6月,我市被国家旅游局评为第二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也是河南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历经两年多的旅游标准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智慧旅游
去年9月,洛阳智慧旅游指挥中心正式投入运行,该中心是我省首家投入运行的智慧旅游指挥中心,取得了“看得见、联得上、呼得应、管得住”的效果。
关键词:旅游集散中心
去年3月8日,全省首个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在我市正式启动运营,方便了市民和来洛游客的出行。
关键词:“9+10”区域旅游合作会议
去年9月,第六届“9+10”区域旅游合作会议首次在洛召开,进一步提升了洛阳旅游的知名度。
关键词:旅游企业上市
去年10月31日,河南卧龙谷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成为我省首家上市的旅游企业,这对我市旅游企业加快发展步伐具有引领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旅游可持续发展监测点
去年3月,龙门石窟景区被列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河南省观测站首批两大监测重点之一,这标志着洛阳旅游已被纳入世界旅游组织的监测、评价体系。
关键词:旅游收入
去年,我市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600亿元,全年接待游客总数突破9000万人次,在“2014福布斯中国大陆旅游业最发达旅游城市榜”上综合排名第25位。
关键词:双申遗
去年,我市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成功,我市世界文化遗产增至6处,成为国内少有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市。
今年着力打造
休闲度假高端文化旅游品牌
市旅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按照“品牌国际化、设施国际化、环境国际化、营销国际化、服务国际化”的标准,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打造休闲度假高端文化旅游品牌。
着力推进招商项目建设。重点做好万安山野生动物欢乐世界、河洛古城、中原影视文化产业园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持续跟进新奥集团洛阳游客接待中心和龙门文化旅游健康生态示范区等重大项目。
深化旅游业与文化的融合。实施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汉魏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白马寺佛教文化园区、包括华夏文明第一河在内的洛浦公园功能提升和伊洛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等文化休闲项目,以及伏牛山(含白云山和老君山)旅游度假区、灵山寺文化旅游园区、关圣文化产业园、中央新影中原影视文化产业园等十大引领支撑项目。
深化旅游业与现代农业的融合。深入抓好“两带”(伏牛山农业休闲度假游带、沿黄河休闲度假游带)乡村度假休闲游提档升级,打造国内一流的乡村旅游品牌,全面提升休闲农业园区的旅游功能和服务品质;重点抓好隋唐百戏城和汝阳大虎岭农业公园户外运动基地、伊川龙凤山林业生态观光园、洛都皇苑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等项目建设。
深化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以四季节会为带动,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展会、赛会、年会,扩大、提升节庆活动的覆盖面与品牌影响力;依托白云山森林氧吧、栾川地热温泉等资源,积极开发养生康体类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