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版: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5年1月15日 星期

“洋专家”眼中的中信重工国际化之路


(上接01版)

这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中信重工独家买断澳大利亚SMCC公司的100%知识产权,成立中信重工SMCC(CITIC-SMCC)工艺技术公司。这一步好棋,使中信重工一跃成为全球最先进的选矿工艺技术的拥有者。

“有了金刚钻,就敢揽瓷器活儿。”站到技术“云端”的中信重工,将以这家海外公司成立为契机,以建成面向全球矿业的技术服务商为目标,把选型工艺做成全球知名品牌。

如果想用数据说话,伊沃·波特也能告诉你——仅仅半年时间,中信重工就已签订国际市场订单折合人民币15.52亿元,“国际化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

“高端”引领

这里的“高端”,说的是大型、高端装备。借助这些“利器”,中信重工国际化之路越走越远。

在这些传奇中,“大型矿用磨机的故事”尤为令人津津乐道。

10多年前,被称为“总理项目”、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赞比亚谦比西铜矿项目磨机一次试车成功。这是中信重工挺进海外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标志着这家老国企首次实现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成套出口大型矿用装备。

随后,中信重工“走出去”的步子越迈越大,利用“总理项目”这把金钥匙,成功将非洲大陆纳入自己的营销版图,并不断加快企业国际化发展步伐。

不久,中信重工自主设计制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目前世界最大、最先进的澳大利亚SINO 铁矿项目直径7.93米×13.6米溢流型球磨机,一次试车成功并完成工厂交付,在全球矿业市场引发强震。

这又是一座丰碑。它标志着我国大型磨机技术在短短几年内跨越全球矿业百年发展史,并全面打破国外公司的技术和市场垄断,使我国真正掌握了世界矿业高端技术,让大型装备进入世界矿业高端市场。

在巨大示范效应下,世界矿业巨头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将目光聚焦中信重工,巴西MMX公司、智力铜矿等国际矿业知名公司纷纷前来中信重工参观考察、洽谈合作。这家老国企的大型矿山装备国际订单量直线上升。

所有的传奇,都让伊沃·波特这位“洋专家”觉得加盟中信重工没有选错。在他任职期间,中信重工的传奇还在继续。

2013年11月,中信重工与老挝Phonesack集团一次成功签订KSO金矿项目4台大型半自磨机及4台大型球磨机供货合同。去年5月,合同首批磨机产品一次完成工厂试车并成功交付老挝用户。

这一步跨越,实现了中信重工大型矿用磨机产品在东南亚市场零的突破。

董事长的回应

伊沃·波特的“年终报告”得到中信重工公司董事长任沁新的积极回应。

其实,早在去年10月举办的中信重工首届国际化论坛上,任沁新就与这位“洋专家”有过一番“对话”。

当时,任沁新说,中信重工为什么要走国际化之路?一是环境使然。全球经济在发展,每个人、每个企业都离不开全球化,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二是企业自身发展使然。装备制造业竞争激烈,在国内市场单打独斗早晚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这回,这位董事长说,环境和所处行业都决定了中信重工必须走国际化之路。国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够主动融入世界市场。

对此,伊沃·波特在“年终报告”里表达了同感——“中信重工的航程还远未到达目的地,2015年还有很多的挑战在等待着我们。但是,我们拥有永恒的毅力以及对目标的始终追求,我敢肯定中信重工将会再一次成功。”

中信重工的国际化之路曾经充满痛苦和挑战。今天他们享受其中。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这家国企的每一名员工,对他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充满自豪和骄傲。

答案很简单。因为,今天的中信重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和世界离得如此之近。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