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蝶变 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的“杏花村样本”
刚刚过去的周六,对汝阳县杏花村社区70岁的居民王省旺来说,是快乐而充实的。早饭过后,在孙子的极力“邀请”下,之前对这种场所没有好感的他终于迈开脚步,走进家门口的社区网络文化服务中心。
“环境太好了!”面对彬彬有礼的服务人员、良好的上网秩序,王省旺喃喃自语。
“大伯,我们这儿有上网区、公共文化服务区、健身休闲区等,您可以在书吧里看书,也可以在网上看戏……”服务人员的热情介绍打断了王省旺的思索。转了一圈后,他静静地坐在书吧里看起书来。
杏花村社区网络文化服务中心经理崔俊俊介绍,该网络文化服务中心是依托原来的星河蓝天网吧和星际乐园网吧设立的,营业面积2000平方米,里面设有上网区、公共文化服务区、社区健身休闲区、社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区和游艺区等5个服务区域,附近的居民不仅前来借书、看书、上网浏览信息,还能听歌、看戏、健身,青少年可接受轮滑等项目培训,每天顾客多达500名。
“原来我们的经营环境不好,外界的评价也很糟糕,有点经营不下去了。去年8月进行转型升级后,整体经营环境、服务水平、管理水平和经营收入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可以说是死而复生。”崔俊俊说。
汝阳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翟灿波介绍,杏花村社区网络文化服务中心把县图书馆、文化馆的部分公共文化服务“基因”移植进来。书吧是县图书馆的馆外服务点,通借通还,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借书和阅览各类报刊;社区青少年体育运动休闲区设有体育竞技区和游艺休闲区,都实行绿色经营,打消了家长们的顾虑。
“多业态的融合发展,既给互联网上网服务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文化休闲场所。今后我们将把这种模式向各个乡镇推广,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捷信息服务。”翟灿波说。
成效 激活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一池春水”
其实,与崔俊俊一样感到欣慰的,还有我市多个互联网上网服务企业转型升级试点的经营者们。
伊滨区、汝阳县和孟津县的3个农村试点,在经营中引入数字图书馆、中小学网络课堂、健身娱乐活动等免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提升了人气。同时,试点企业借此拓展经营业态,“网络代购”“3D小影院”“水吧”等增值项目也丰富了互联网上网服务企业的服务内容,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有提升、企业效益有增加的双赢效果。
洛龙区的创瑞拓网络服务有限公司作为我市城市试点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注重环境改善,精心装修了店面。公司在经营内容上大胆地将社区生活服务内容纳入其中,通过互联网的优势和直营门店的布局,把生活小超市、药店、快餐等生活便民服务项目和社区培训等教育服务项目纳入服务当中,彻底改变了过去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环境不佳、服务不周、经营单一的局面。
汝阳县付店镇超越网络开设的“中小学网络课堂”、洛阳创瑞拓网络公司开设的“青少年网络培训室”,在场所内设置独立空间,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聘请大学生等志愿者进行指导,使青少年特别是缺少上网条件的孩子也能够接触和使用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公开、可控、健康的上网途径,为解决青少年上网这个社会难题做出了有益探索。
汝阳县付店镇试点还开展了相对于传统集市的“电子集市”(网络代购服务),由试点企业代办网上支付和物流转接业务,使农村群众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物美价廉的网络购物服务,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孟津县会盟镇试点对基层群众免费开展网络培训,提供基本的网络文化服务,电子阅览室免费向群众开放。该试点建设了“农产品信息发布平台”,利用互联网帮助农民发布草莓、西瓜等季节性产品的销售信息,有效提高了产品的销量和销售速度……
反响 转型升级试点工作催开“满园春色”
去年7月30日,在文化部于伊滨区庞村镇召开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对洛阳市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极大的鼓励,他指出,“洛阳样本”方向正确、步子稳妥、初见成效。
去年8月1日至9月21日,由文化部市场司指导、中国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协会支持、联众公司主办的“首届中国棋牌竞技大赛”洛阳分站比赛举行,首次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作为全国性体育竞技大赛的初赛选拔和决赛场地,打造了“上网服务+棋牌竞技”的经营模式,吸引了广大中老年群体参与,有效扩大互联网上网服务企业的服务人群。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市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试点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和行业内的广泛认同,去年9月23日,省文化厅在洛阳召开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现场会,全省18个省辖市的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和100多家互联网上网服务企业,在一起交流探讨了转型升级的经验和做法。
去年10月17日,在全国首个扶贫日到来前夕,洛阳创瑞拓网络公司向国家级贫困县嵩县车村镇明白川村小学捐赠电脑和配套设备,帮助学校建设计算机教室,为互联网上网服务企业树立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热心回报社会的良好形象。
市文广新局局长马奎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年来的试点工作,至少取得了4个方面的成效:一是通过环境整治和服务意识的增强,提升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的形象,找回了行业自尊,企业明确了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二是通过互联网服务企业和公共文化服务的结合,把上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社区、农村,弥补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薄弱之处,让基层群众得到实惠,公共文化权益得到保障;三是我市的试点企业通过先行先试,严格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为未成年人正确使用互联网探索了一条开放、健康、可控的途径;四是通过互联网的强大影响力,促进了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展望 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千里尽朝晖”
与时俱进是不竭的动力,发展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为加大工作力度,让试点工作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根据文化部和省文化厅的工作要求,我市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详细方案,明确按照“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的原则,推进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试点工作,鼓励各县(市)区在借鉴现有试点模式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给农村乡镇试点企业引入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探索互联网上网服务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有机融合、共同提升。
我市将在城区试点推广多业态经营模式,引导试点企业改善经营环境、拓展经营范围,进行业态创新和服务提升,并明确将汝阳县作为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示范县。
在试点工作中,管理部门变监管为服务,把严管重控的管理思路转变到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促进行业发展上来,把管理工作的重心放在给企业提供一个公平、自由、竞争的经营环境上,让市场规律充分发挥作用,使企业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主动进取,自发转型升级,从而实现了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市、县(市)区两级文化部门积极参与,帮助企业选择项目、规划场地、宣传推广,为试点企业提供公共文化信息资源端口、图书音像资料、公共文化活动用品等,帮助协调其他监管部门给予政策支持等,企业与管理部门形成了良性互动局面。
人物与时进,芳草期日新。去年11月24日,文化部、工商总局、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通知,放宽准入政策,取消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对上网服务场所的总量和布局要求,取消对上网服务场所计算机数量的限制。全国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在历经凤凰涅槃之后,实现华丽转身,迎来了阳光灿烂的明天。
实践证明,有了文化部的正确决策,有了试点工作探索的成功经验,一个有着生命力、竞争力、免疫力和创新力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其发展之路必会越走越顺畅,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