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
近日,有市民在网上反映,瀍河回族区东关街道文化活动广场上多了一幅仿古街项目图,广场要被占用了,附近居民不知将来到何处散步、休闲。文化活动广场为何要改建为沿河仿古街?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求证一 确实要建景观步行街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瀍河回族区大石桥西侧的东关街道文化活动广场,看到近十名工人正在进行地质勘探。附近一些居民表示:“好好的广场拆了十分可惜。”
东关街道文化活动广场邻近居民生活区。住在下园街的赵女士遗憾地说,听说要建沿河仿古街,广场将被占用,以后散步、跳广场舞的地方没有了。
“就算是建沿河仿古街,也得跟我们说说是怎么规划的吧?”乔先生一语道出众人愿望。
“按照规划,这里正在建的是瀍河景观步行街——铜驼巷,它是‘华夏文明第一河’项目的一部分。”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去年8月,市规划委员会正式研究通过了《洛河水系综合整治工程示范段规划设计方案》,提出将洛河市区段32公里水系打造成为“华夏文明第一河”。
按照规划,洛河市区段将分步、分段进行改造提升,未来将建郊野生态段、创意产业段、城市活力段、历史文化段等四大城市水景文化主题公园。目前,历史文化段已作为示范段项目开始先期实施,范围包括洛河洛阳桥至李南桥段5.5公里和瀍河310国道至洛河口段5.2公里。瀍河景观步行街——铜驼巷就是其中的一段。
求证二 重现历史美景,另有广场供休闲
步行街是否占用城市绿地?建成后车辆怎么通行?附近居民该到哪儿休闲娱乐?
项目建设方北控(洛阳)水环境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瀍河景观步行街——铜驼巷项目,位于瀍河中州桥与华林路之间河道东岸的沿河用地,总用地面积13670平方米。方案设计以洛阳八大景中的“铜驼暮雨”为蓝本,在瀍河岸边遍植桃李,修建明清时期民居风格的亭台瓦屋,恢复铜驼暮雨美景。
“项目规划有大量的绿植、草地,能够满足居民对于绿地的需求。”该负责人表示,除了铜驼巷内的步行街,在新老建筑之间还规划建设了一条7米宽的“外街”,供游人和车辆通行。
此外,根据规划,还将在瀍河河道里打造水上景观,根据地形建设一条“水街”,市民不仅可以在此赏景、散步,还可进行一些亲水活动。步行街内的广场通过雕塑、文字等展示大石桥历史。
针对市民提出的对集中休闲娱乐场所的需求,该负责人说,铜驼巷内规划有一个戏台和中心广场,另外,现民俗博物馆前面的广场也是“华夏文明第一河”项目的内容,我们将对其进行改建提升,命名为运河广场,以满足居民的需求。
目前,铜驼巷项目正在进行地质勘探,随后将进行拆迁、管线改建,预计2016年年初完工。届时,铜驼巷将成为瀍河景观带上最具诗意的景观,唤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兴趣。
本报见习记者 朱艳艳
(图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