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智库要成新常态
刚刚闭幕的市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首次特邀来自省内外多个领域的知名专家参与分组讨论。这是洛阳善用智库的又一个例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确保智库发挥应有作用,这是从上到下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回顾近两年,洛阳不乏借力智库助推发展的鲜活例子:国家林业局原副局长李育才曾应邀来洛,对我市发展油用牡丹产业提出指导性建议;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畅等一批国内顶级专家曾来洛参加研讨会,为古城保护与整治项目“把脉问诊”;中国互联网风云人物徐茂栋曾受邀来洛做专题讲座,为我市各级各部门开启互联网思维……
2015年启幕,洛阳更需要借力“外脑”建设城市发展智库,而且必须成为一种新常态。
何意?也就是说,善用智库要成为“家常便饭”,绝不能只因一时的工作“卡壳”而临时抱佛脚,更不能只为了“装饰门面”才邀请各类专家来洛。
为何?当前,洛阳正积极适应、努力引领经济新常态,迫切需要一个层次高、运行稳、可持续、适度超前、布局合理的智库团体,为洛阳跨越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善用智库要成新常态,须把握好战略性。应从全面提高决策水平、全力助推名副其实副中心建设的战略高度,加强智库建设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官办智库、民办智库协调发展,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规范智库参与决策的方式,畅通智库参与决策的渠道,使智库真正成为高层决策的“外脑”。
善用智库要成新常态,须把握好创新性。智库是出思想、出观点、出主意的,如果没有创新的思想、创新的观点、创新的举措,就不可能成为一流智库,也不可能充分发挥作用。促进智库创新,首先应努力营造宽松民主、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努力为新思想、新观点、新对策、新方法的涌现做好保障工作;其次应完善竞争机制,变体制内依附关系为市场竞争关系,健全科学评价机制和管理手段,让智库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从而有效提升智库质量,把智库做大做强。
有“智”者,事竟成。当善用智库成为一种新常态时,洛阳发展必将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