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3岁的孙珍珠是瀍河回族区北窑办事处金家街社区的一位孤寡老人,多年来其爱心善举一直在社区传为佳话。上个月,孙珍珠不慎摔伤后无法行动,周围邻居自发行动起来,担负起照顾老人的义务。
“孙珍珠可是咱社区数一数二的热心人,她平日里做的好事一晚上都说不完。”金家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刘青玉谈起孙珍珠时流露出敬佩的神情。她说,孙珍珠无儿无女,每月仅靠低保收入生活,但这并没有影响她帮助身边人的热情。社区曾有一位瘫痪在床多年的居民李玉,从1992年起到2004年李玉去世,孙珍珠坚持每天给李玉送饭,帮其洗漱、打扫卫生。每逢冬季雨雪天,孙珍珠还不忘夜里去李玉家中看看火炉是否需要添煤。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社区居民孙会娟和爱人退休之前是涧西区一家企业的职工,加班、上夜班是常有的事,当家中孩子无人照顾时,就托付给孙珍珠。陪孩子玩,给孩子做饭,哄孩子睡觉,成了孙珍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014年10月的一天,孙珍珠老人在出门时不慎摔倒,邻居刘慧芳发现后及时拨打120求助,并和其他几位邻居一起将孙珍珠送上救护车。
孙珍珠住院期间,仅医药费就花了2万多元,其中大部分钱是孙珍珠的亲戚和邻居们来探望时悄悄留下的。为了不让孙珍珠心里有压力,大家都善意地骗她说,住院只花了1000元。
出院回家养伤期间,由于孙珍珠是腿部骨折,无法下床活动,邻居们又成了她的“临时保姆”。每天早上5点多钟,邻居金文萍就赶到孙珍珠家中烧水、倒尿壶,再帮其洗漱。
“做人要懂得感恩,孙珍珠老人曾经帮过我们家,如今她遇到困难,我当然有义务照顾她。”孙会娟每天都来陪她聊天,给她上药。
最近几天气温下降,邻居们自制了厚厚的挡风门帘,装在孙珍珠家的门上。每天大家都轮流到孙珍珠家中给火炉更换煤球。谁家蒸了好吃的包子、煮了可口的饺子,都会端一碗到孙珍珠家中让她品尝。(如图)
每天看着邻居们在自己家中忙碌,孙珍珠老人很感动。她说,邻居们都是我的亲人,等我的伤好了,还要继续为大家服务。
本报记者 王蕾 特约记者 王少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