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版:健 康·读 家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6年3月30日 星期

11 周景良的良师益友


在《丁亥观书杂记》里面,周景良用很大篇幅讲《智永千字文》,其实很多是受周珏良先生的指导。珏良一直到最后都在练字,每天都坚持。周景良站在旁边看,钰良就跟他讲,隶书应该怎么写,笔应该怎么下。《智永千字文》是怎么回事,笔是怎么铺开的,钰良当场表演给景良看,这一套东西他说得最清楚,所以景良能说得很具体。实际上,景良的父亲,还有他的好朋友劳笃文先生,包括景良的四叔周季木,他们这个圈子的共识是:如果你要学“二王”,《智永千字文》就是正宗的“二王”笔法。但是书法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技术,刚刚我说的全是技术;另一个,是整体的艺术形象。这个形象是怎么达到的?

拿郑板桥来说,他的字肯定是堆出来的。“二王”的厉害之处在于,能控制住笔,绝大多数人写毛笔字是描出来的,这种字往往没精神。

景良十四五岁时,钰良从云南回来,给他讲书法,讲外文、古书的情况;“文化大革命”时,景良常常晚上骑车到钰良家聊天,到十一二点才回家。

景良与珏良有很多可聊的,聊古董,聊书法,聊对一些书的看法。比如杨度的弟弟杨钧有本小册子(《草堂之灵》,岳麓书社1985年版),他们俩一看就知道,这个人是懂书法的。他们两人心是相通的,一谈便合,便能了解、会意。就那本书而言,杨钧是能说出问题的。不是一说书法就云山雾罩地讲什么神韵那种,像乾隆评王羲之,说什么“龙跳天门,虎卧凤阁”,这几个字他题得还可以,但评论艺术形象这么说,那就太虚了。一直到珏良去世,他们都是这样聊天。有时候星期天景良迟到一点,钰良就打电话过来,问他今天有没有空。所以他文章很少,一良就批评他这一点,大概是在《钻石婚杂忆》里面说的吧,大意是说不够努力。

珏良不是勤勤恳恳一篇又一篇地写文章的那种人,他整个生活是文人式的,写字不能给他提职称,也不能算课题,但他每天花很多时间写字。他写文章总是水到渠成的,人家对他的文章也很赞赏。说他懒,他也懒,他从不给自己定任务。

景良老跟一良说,他照着《唐诗三百首》的样子,写一写英诗。他答是答应了,老不写。最后《英语学习》杂志约他每期写一篇,他才写了几篇。他的几个同学当中,王佐良跟他最熟,那时他是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主任,他也承认,珏良对诗是敏感的,有诗人的感觉,中国的诗、英国的诗他都精通,这样的人很难得。所以珏良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精品,他是文思冒出来了才写,有点自然流露的意味。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