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一结束,宜阳县高村镇丰涧村农民乔滚志就开始忙另一件事:建大棚。“有了资金支持,我心里有底了,干劲儿也足了!”他充满信心。
乔滚志是丰涧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儿子身患残疾,家庭负担很大。过去,由于缺技术、少资金,他始终找不到致富门路,日子过得很艰难。去年,该村被宜阳县确定为普惠金融示范村,只要是认定的“信用诚信户”,不用抵押、不用担保就可以贷到资金。这对正为钱发愁的老乔来说可谓雪中送炭。他积极响应政策,成为村里首批获得贷款资格的贫困户,贷款建起两个大棚,种植蔬菜、瓜果,一年收入2万多元。
今年,乔滚志继续扩大规模,再发展3个大棚,争取收入翻一番,实现脱贫致富梦。
这是宜阳县金融扶贫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该县扩大扶贫小额贷规模,县财政共投入5600万元风险保证金放至6家合作银行及担保公司,银行按照放大5倍的比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小额贷款,政府给予贴息,同时给予产业龙头企业同等贴息政策优惠,鼓励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投放金融扶贫贷款逾3.8亿元,惠及贫困群众8434户。
为确保扶贫贷款的有序推进,该县精准发力,推进“四大体系”建设。一是金融服务体系。该县组织成立了乡级金融服务站15个、村级金融服务部347个,覆盖了全县所有贫困户。二是信用评价体系。全县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全部完成录入,符合银行贷款条件、达到“信用户”标准的有4.3万户(其中贫困户2.1万户,一般农户2.2万户),贫困户的“信用户”达标率为99.8%,居全市首位。三是风险防控体系。该县与省农信担保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政府、合作银行、保险机构、担保机构四方按照3∶1∶4∶2比例分担贷款风险,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真正实现贫困户贷款“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推动扶贫小额信贷在规模上持续增加、机制上更趋合理、风险防控上不断完善。四是产业支撑体系。通过资金引导,坚持“一户多策、一村一品”的脱贫致富产业原则,共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89个,全面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同时,该县还积极创新企业带贫长效模式,引导企业通过自募资金用于生产经营,带动贫困户通过就业、帮扶等方式实现脱贫增收。目前,该县龙头企业民正农牧在资本市场融资1.6亿元、新大牧业通过股权融资5000万元,采取设立公益岗位等帮扶方式,带动4200户贫困农户增收致富。 (周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