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孟津县白鹤镇王庄村农民闫高波创办的翔鹤特色养殖基地,仿佛走进了动物园。见到闫高波时,他正在猴舍里精心给种猴喂食。他自从利用外出打工赚的钱返乡养起科研用的猕猴,便成为闻名远近的“猴倌”。
白鹤镇是我市有名的杂耍之乡,闫高波自幼在这里长大,从小耳濡目染,练就了一身杂耍本领,尤其是在猕猴驯养方面,更是有一技之长。他长期在广西北海从事公园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管理工作,拥有国家林业局颁发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去年,闫高波偶然获得一条信息——养殖科研猕猴前景广阔。他通过到广东、云南、四川和河南南阳等地实地调研考察,了解到猕猴不仅价值不断攀升,而且有国家定点的科研单位收购,这让长期与猴子打交道的他吃上了“定心丸”。
于是,他果断返乡投资创办起洛阳首家科研猕猴养殖基地。目前,基地里已拥有标准猕猴饲养笼舍10间,存栏种猴32只,待明年六月,可产下小猕猴20多只。眼下,这些小猕猴还没有出生,就被商家抢订一空。闫高波说,科研猕猴养殖的前景非常好,如果每年能培育出百只幼猴,预计年利润能达到100万元。
闫高波介绍,他的科研猕猴养殖基地,完全依照绿色标准实施,猴舍定期冲洗,猴粪全部作为园内种植牡丹的花肥。他计划下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将其建成年产幼猴100只以上、可供观赏的绿色猕猴养殖基地,带动周边村民一起靠特色养殖发“猴”财,帮助更多的贫困群众共同致富。
本报记者 梅占国
特约通讯员 郑战波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