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人文河洛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2024年8月7日 星期

太学文脉与衣冠南渡


暑假期间,“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在洛阳博物馆,一块静静陈列在展室的石头,不时吸引游人驻足。石头冷硬,字藏深意,它就是曾矗立在洛阳太学的熹平石经残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太学文脉与衣冠南渡之间的渊源。

洛阳客家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于春斌介绍,“衣冠南渡”一词,出自唐史学家刘知几《史通》中的《邑里》篇,原仅指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大批中原士族为躲避游牧部族入侵纷纷南下,后来逐渐指人们避乱南方,落地生根,并将由汉族承载的中原文明传播至南方的现象。

“衣冠本指衣服、帽子等用以遮体之物,古代士以上阶层的人能戴冠,魏晋时期朝廷官员及文人雅士多以峨冠博带为装束,以突显自己的学识与地位。”于春斌说,因此“衣冠”一词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代称中原政权和中原文明。

文明的传承离不开教育,太学就是当时全国最高教育机构。洛阳太学遗址位于今洛龙区佃庄镇太学村,这个村子也因此而得名。

太学始设于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位于当时的都城长安。东汉时期,刘秀在他当上皇帝的第五年,在“宫室未饰,干戈未休”的情况下,就拍板决定,由政府投资,重新组建洛阳太学,设五经博士,传授儒家经典。

当时,儒学经典都是靠人工传抄的,撰抄者笔误、理解错误等因素,造成太学生们手里的书本都与原文有出入。太学生们又因为师承不同,对儒学经典的见解也各有不同。

熹平四年,即公元175年,汉灵帝为刊正经书文字,下令校正儒家经典著作,派蔡邕等人把儒家七经(《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抄刻成石书,历时8年,刻成46块石碑立于太学,也即开篇提到的熹平石经。石经是用隶书一体写成的,字体方平正直、中规入矩,故也称“一体石经”。

“熹平石经是中国最早的官方石刻教科书,在中国教育史及书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于春斌看来,文字是文明传承的根本,而石碑就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强大载体。

据史料记载,石碑落成之时,其观视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满大街小巷。宋苏轼曾赞誉曰:“学莫盛于东汉,士数万人,嘘枯吹生。”当时生气勃勃的盎然景象被表达得淋漓尽致。

历经历史沧桑,如今熹平石经的残碑、残片,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博物馆中,一片一块、一字一句都见证了当时文化的繁盛。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滋养下,客家先民在南下过程中将中原文化带到南方,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传播,使得“永嘉之乱”后断裂于中原的魏晋文化传统在异地蓬勃而起。

洛报融媒记者 郭飞飞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