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夜晚的洛阳,你会发现这座城市的夜晚不仅有美食,夜间市集也成为各大商圈的新标配。丰富的夜间消费业态,从商圈、街区向城市“神经末梢”蔓延。
那些“小而美”又不失“烟火气”的新形态,正成为洛阳夜间消费发展的活力因子。
“商圈+夜间市集”成为消费增长新模式
昨日19时,位于中州路与解放路交叉口的市集,灯光熠熠生辉,音乐声不绝于耳。
“这是数字画,小朋友们过来看看呀!”
“来看这个氛围灯,打上墙就是一个月亮的形状。”
记者行走在该市集里发现,商户们叫卖的商品都新奇好玩。小伙李峰是该市集生意较好的商户之一。去年8月,他把摊位搬到了此处,商品从烤鱿鱼变成了数字画。
“餐饮是市集里最卷的业态,几乎每走两步就有一个卖烤串、炸鱿鱼的摊位,所以创新商品很重要。”李峰说,数字画类似涂鸦上色,但又有画上亮灯这种小创意,售价在20元左右,入夏以来他每晚6点出摊,一晚上营业额在1000元左右。
“市集里的商业早已不再是单纯售卖,而是需要与消费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李峰告诉记者,现在的市集和过去的摆地摊完全不同,需要创新商品。
如今,像这样的市集,已成为洛阳各大商圈的标配:2024“洛阳味道”国潮美食节,汇聚各类洛阳知名菜品;正大广场推出的正大有好市,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上新主题;新都汇的夜市,集聚了各种潮玩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自“洛YOUNG夏日奇遇季”2024暑期商贸促消费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各大商圈推出的临时主题市集有10多个,门类更是繁多,比如短期涂鸦主题市集、以物换物主题市集、音乐市集。
顺应年轻群体需求 不断打造消费新场景
“年轻化”已成为时下夜间消费的一个新特征。以80后、90后、00后为主的人群追求高品质、有态度的生活方式,向往更具设计感、社交感、人情味的消费新场景。
“好想大声说爱你/试着去改变明天/打破逐渐冻结的时间……”傍晚时分,一阵熟悉的歌声伴着篮球赛场背景音响起,打破了盛夏的闷热,也唤醒了周王城广场旁等候公交的“80后打工人”董小姐的记忆,她随着人群走向西工小街——那里有她熟悉的《灌篮高手》的旋律。
自2024暑期商贸促消费活动开展以来,西工小街联动洛邑江湖乐队举办多场live快闪活动,带来包括国风、二次元、电音、流行、怀旧金曲、舞曲等在内的不同风格曲目的现场演绎。
在董小姐的记忆里,这是暑期她体验到的第二场免费音乐会:“喜欢这种夏夜露天活动,很city,是记忆里我们这座城市的味道。”
日前,西工小街成功入选首批河南省省级夜经济集聚区。近年,西工小街向着“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多元夜间消费转变,不断引进新潮商家,满足年轻消费者需求,为他们提供家门口的文娱互动体验。
提升夜市文化内涵 持续推动消费热潮
夜间经济的繁荣程度是一座城市经济开放度、活跃度的重要标志,是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为繁荣我市夜间经济,近年,我市评选出涧西区广州路夜市、西工区小街夜市、老城区十字街夜市、瀍河区利民南街夜市、偃师区乐享茂夜市、洛龙区龙祥街夜市、伊滨区玉泉街夜市等多个“五星级夜市”。
针对提升夜间文化内涵,河南科技大学教授席升阳认为,目前夜间经济遇到同质化经营、特色不够鲜明、产品服务类型单一、跟风照搬等发展瓶颈。市集要想脱颖而出,必须有独特的品牌形象和特色,既包括商品的选择与陈列,也包括整体氛围的营造。同时,夜间经济应注重与当地文化融合,打造独特消费体验,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培育一批有品牌、有热度、有流量、有消费、有口碑的特色商业街区、商圈成为城市名片和促进消费的引爆点。”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着力在丰富场景业态、改造提升传统街区等方面下功夫,大力发展首店首发经济,培育打造特色美食街区、知名夜间消费集聚区等,促进优质消费资源集聚,为市民提供高品质、个性化的消费体验,持续推动消费热潮。
洛报融媒记者 贾臻 通讯员 乔安新 李倩 文/图